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1300%暴利的黑手 药价监管失灵
1300%暴利的黑手 药价监管失灵
  • www.chemmade.com
  • 2010-05-21 09:12:59
  •      1300%暴利这一药价黑幕,直击药品流通环节的各个利益群体:医药公司、医药代表、医院和医生,然而在我看来,真正的幕后黑手更是监管失灵,导致药品流通的每个环节几乎都存在回扣、返利、暴利、腐败等问题。可以说,利润率1300%的芦笋片就是医药监管失灵的一个标本。

      首先,这个暴利黑幕不是监管部门主动发现,而是患者费尽周折打听到的。如果药价黑幕总是依赖于患者付出巨大的成本后来揭开,媒体来“鞭打”,相关监管部门似乎就成了摆设。

      其次,药品集中招标管理办法不见贯彻。我国全面推行药品集中招标办法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药品虚高定价,但看看芦笋片的流通程序吧———表面上是按照药品集中招标办法采购,实际是制药企业批发给其他医药公司,这些医药公司再通过和医院关系密切的医药代表销售到医院。芦笋片完全是在腐败链条上流通,相关部门究竟是如何监管的?

      再者,芦笋片的出厂价为15.5元,而湖南省2010年度集中采购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格是136元,这一指导价的依据是什么?究竟有没有进行过成本调查?

      更为可怕的是,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透露,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定得过高是个不成文的行规行约,所有的品种都是这样的。毫无疑问,指导价不合理就给医药流通环节层层加价留下空间。

      暴利问题在加重民生负担的同时,监管失灵同样要损伤相关部门公信力。遏制医药暴利,不但是保民生,也是重塑公信力。在反思药品集中招标管理办法、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等制度的漏洞和执行偏差时,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更要利用这起暴利事件修正完善新医改方案。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