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美国之音:中国海外“石油扩张”意图明显
美国之音:中国海外“石油扩张”意图明显
  • www.chemmade.com
  • 2010-05-19 09:22:04

  •  

      
    中国巨型"油轮"集体出海找油



      继去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联手英国石油公司获得伊拉克最大油田的开发合同之后,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又刚刚宣布竞标获得在伊拉克南部开发三个油田的合同,标志着中国在国内石油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继续海外的寻油之路。

      中海油最近联手土耳其国家石油公司,与伊拉克签署了20年油田开发技术服务合同。去年,中石油联手英国石油公司在伊拉克联合中标开发鲁迈拉油田也是一份服务合同。这些合同表明,联手海外石油公司与资源国签署技术服务合同,已成为中国国有石油企业实施海外战略的一种重要方式。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1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比2009年增加160万桶,其中中国占全球需求增量的三分之一,日需求量达到900多万桶。

      加利福尼亚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能源项目的负责人大卫·弗里德雷说,中国不断增长的原油需求意味着,中国必须向海外寻找石油。他说:“我认为,这表明,中国现在存在严重的原油供应问题。中国国内的原油产量基本上已经达到顶峰,不再可能希望继续增加国内产量。而同时需求的增长却非常强劲。中国寻找石油最佳的前景显然是在国外,而不是在国内。”

      这些石油开发协议将帮助伊拉克在六到七年内将原油产量从现在的每天240万桶提高到1200万桶,而中石油和中海油以及其他合作方只得到每桶2到2.30美元的服务费。

      伊拉克自去年首次开放大型油田开发招标以来,因为提供的报酬太低,多次拍卖流产。去年中石油竞标获得的鲁迈拉油田开发合同,就是因为其他竞标者报价多在每桶 4美元,最终只有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同意了每桶2美元的低价。

      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能源和国土安全项目高级顾问罗伯特·伊贝尔说,虽然现在中国的石油公司获得的只是服务费,但将来也许有可能获得石油产量的分成。“我认为长期的效益就是希望获得这类的石油服务合同可以让他们在竞争中抢占先机,也许在遥远的将来,他们可以达成原油产量分成协议。”

      在这些协议中最大的赢家当属伊拉克政府。伊拉克官员预测,伊拉克政府将在未来20年里从这些油田开发中获得1.7万亿美元的收入。如果这些油田的开发合同全部按预期得以实施,伊拉克有望接近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的产量。

      但鉴于伊拉克的局势的不确定性,专家对此抱有怀疑态度。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伊贝尔说:“伊拉克要达到这个提高产量的目标有很多障碍,因此我很怀疑。”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