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近日,国家发改委有关专家在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表示,我国碳税专题组的基本研究工作已经做完,有望是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征收碳税。由于采用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计税,具体的时间或在2012年推出。而环保部规划院课题组则建议,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征税20元,到2020年可以征收50元/吨。具体而言,煤炭(每吨)、石油(每吨)、天然气(每立方米)分别征收11、17、12元的碳税。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去年11月底首次公开宣布减排目标:到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即生产每单位的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有些发达国家指出这只是一个提升能源效率的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总体排放量将依旧随着其经济增长而增加。
美国芝加哥气侯交易所副总裁、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黄杰夫表示,中国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 40%-45%这是刚性指标。碳税总量控制的效果并不突出,企业缴税后成本或将向消费终端转移。谈及抵御碳关税贸易壁垒,他坦言,欧美国家在何种情况下征收碳关税,征收标准是为何,目前尚不清晰。
而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应对低碳减排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的化工产业而言,碳排放与可持续性发展更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氮肥行业中的“碳关税”
就化肥国情发展而言,中国已是世界第一氮肥生产大国,不少氮肥工业技术在国际上是领先的。但是,中国氮肥工业也有相应不足的地方,就节能减排为例,尽管有很多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但是缺乏改造资金等等。
毋庸质疑,氮肥是耗能大户,是排放大户,节能减排必须是全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长期的任务。目前,从无烟块煤制合成氨综合能耗看,先进水平与落后水平间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必须把节能减排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认识。关于“碳关税”问题要引起氮肥行业的注意。“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产品进口所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如果这项不合理的关税强行实施,氮肥的出口就不是受国内出口关税的限制了。因此希望全行业了解形势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否则未来的发展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橡胶:打造“节能轮胎”标签
前一段时间有这样一条规定“输欧中国轮胎必须打上“节能轮胎”标签,否则将被加征“碳关税”。”。从生产到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计算碳排放量来看,中国轮胎产业有点力不从心。刚刚结束了“特保案”的轮胎行业,内伤还未复员过来,又或将迎来“碳关税”。一波接一波,尽管中国轮胎产业目光从海外转向国内发展,虽说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并非权宜之策。大多数业内人士表示“冲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抢占全球轮胎产业技术经济制高点,是我国轮胎产业长远发展战略。”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加快轮胎产业结构调整,而尽早给国产轮胎“贴”上节能环保标签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