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化肥界呼吁去除不必要的“美容”
化肥界呼吁去除不必要的“美容”
  • www.chemmade.com
  • 2014-01-25 09:07:59
  • 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刊文称,发改委经贸司在调研中发现化肥生产中部分原料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化肥“包裹油在土壤中较难降解,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潜在污染”,“化肥包裹用油在环境中的积累及影响不容小觑”。该消息在业内引起强烈关注,连日来,记者就该问题深入采访了业内专家和化肥企业,业界普遍认为部分包裹油对土壤的潜在污染风险值得重视,叫停包裹油须先突破技术瓶颈。

      上海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明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包裹油包裹在肥料颗粒外,与防结块剂、染色剂等一起使用,主要作用是溶解防结块剂并延展其包裹面积,增强肥料的防结块效果,每吨化肥的用量为1%~2%。他表示,目前肥料行业使用的包裹油主要有植物油和矿物油两种,前者在土壤中可降解,但由于用后肥料易有臭味,使用比重较小;相比而言,矿物油比重较大,主要成分是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在土壤中较难降解,对土壤有潜在的污染风险。

      行业专家表示,肥料包裹油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溶解染料辅助上色,二是增强防结块效果。对此,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修学峰告诉记者,由于出口二铵用的磷矿石不同,生产出来的二铵颜色深浅不一,配合染料涂上包裹油后,二铵颜色统一。但目前来看,这种为了染色而用的包裹油没有必要。修学峰认为,上色主要是受农民使用习惯影响,肥料企业应该自觉放弃包裹油的使用。针对防结块问题,她建议肥料企业主动开发和使用更加环保的防结块材料。二铵行业用的包裹油主要是重油,对土壤和农作物生长无益,在增加企业成本的同时还存在潜在污染风险。

      修学峰介绍说,在去年召开的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会代表大会上,协会已经发布了自律公约,倡导磷复肥企业不要在肥料中添加无益于土壤和作物生长的物质,包裹油就是其中之一。

      据磷铵企业人士透露,为了防止肥料结块,90%以上的二铵厂家在使用包裹油。二铵之外的其他复混肥料也在使用包裹油,其用量不容忽视。官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二铵表观消费量在1000万吨(实物量)左右,以每吨化肥的包裹油用量1%~2%计,单二铵一个品种,每年流入耕地的包裹油就在10万吨左右。

      陈明良表示,要防范包裹油带来的环境风险,企业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用回收再利用的植物油取代矿物油解决油溶性防结块剂的延展性问题,这虽然会让肥料有臭味,但可以实现土壤降解,更加环保;二是开发水溶性防结块剂,水溶性防结块剂无需用油来做溶剂,从而取代包裹油。他同时表示,要彻底解决“包裹油”的问题,相关水溶性防结块剂的开发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