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简述我国钛矿对外贸易现状及出路
简述我国钛矿对外贸易现状及出路
  • www.chemmade.com
  • 2013-12-17 09:25:43
  • 铁合金
  •     现状1:国内矿品味低进口依赖度高
        
        我国钛矿出口量非常低,相比进口量基本可以忽略,这是因为我国自然钛矿资源多为共生型原矿,含钛量偏低,且主要以岩矿型钛磁铁矿形式存在,便于开采利用的金红石型钛矿仅占2%。而国内钛矿提纯技术不够发达,整体设备规模亦有限,故生产出来的钛精矿品味较低,对于高品位优质钛矿的需求只能通过进口来满足。近年来,我国对进口矿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40%以上的钛精矿来自越南,但自2012年越南禁矿后,世界其他各国也开始注重矿资源保护,由此可见,未来世界钛矿供应将进一步趋紧,而我国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进口形势。
        
        现状2:需求提前透支进口量下降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10月,我国共进口189.5万吨钛精矿,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6.5%,预计全年进口总量同比降幅亦较大,如图1所示。富宝分析认为,2013年钛矿进口量之所以明显下降,很大一部分是因国内需求被提前透支所致。自2012年2月越南政府宣布禁矿后,国内矿商便开始疯狂囤积进口矿,2012年我国钛精矿进口总量同比大增28%,从而导致国内港口进口矿库存居高不下,抑制了今年需求的释放。此外,2013年国内钛精矿行情持续下跌,矿商进口积极性较低,从而导致进口总量明显下降。
        
        现状3:进口结构变化显著
        
        2013年我国钛矿进口前三国虽然依旧是越南、澳大利亚和印度,但进口量均出现明显下降,其中越南降幅高达46.5%,这也是今年全国进口量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降幅最大的当数印度尼西亚,高达77.5%。而韩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进口量则出现上涨,增幅最大的是乌克兰,由2072吨激增至31885吨,增幅高达1438.7%,但因整体基数较小,对进口总量变化的贡献度不大。预计未来几年,前三国进口量或将进一步下降,而其他国家则有望继续上升,整体结构将逐渐调至相对合理的格局,不再过度依赖某几个国家。
        
        出路1:提高国内选矿技术    

       

        虽然我国钛铁矿存在一些先天缺陷,但因资源储量丰富且集中,品味也较稳定,国内采选规模相对较大,机械化程度较高,因此我国钛矿资源依然具备巨大的发展潜质。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选矿技术,提高自身选矿水平和设备规模,争取在不增加其他成本的基础上,提取到更高纯度的钛精矿,以满足国内市场的基本需求。
        
        出路2:开拓海外采矿渠道
        
        越南禁矿后,按照当地政府相关政策,我国仍有两条途径可获得其钛矿资源:一是可采购当地钛含量较低的锆钛矿,通过提炼获得钛精矿;二是注册成为越南当地的外资公司,这样可享受到一定的出口配额优惠。然而这两种方法我们均不提倡,除了成本无形中上升外,大多数矿商也都不具备实现的资质,何况我们应避免对越南矿的过度依赖,以免陷入受制于人的境地。
        
        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澳大利亚、南非等地资源的拓展力度,掌握开采权,并联合整体行业深入国外市场。据了解,海南省地质局实施“走出去”战略获得五国探矿采矿权,并且瞄准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莫桑比克,以“易探易采”的锆钛砂矿为突破口,走向国外自行采矿。因此,我们应转变传统的采矿模式和思路,开拓多元化的渠道,积极发掘新矿源,充分利用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地域优势,对海外采矿成本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 文章关键词: 钛矿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