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济宁:新型煤化工焕发“煤都”活力
济宁:新型煤化工焕发“煤都”活力
  • www.chemmade.com
  • 2013-12-16 09:23:55
  • 中国化工报
  •     ●思路:园区化、生态化、规模化、绿色化、集约化、一体化
        
        ●布局:以煤基多联产为主体,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为两翼,建设六个化工专业园区
        
        ●方式: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园区为平台,以大项目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
        
        济宁市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全市总储量270亿吨,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40亿吨,占山东全省的54.2%,但该市煤炭资源只有20年左右开采年限,且煤种存在适应性问题。为突破资源束缚、缓解环保压力,“煤都”济宁正加大新型煤化工建设步伐,建设特色煤化工产业园区,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活力。
        
        山东省济宁市生物化学工业办公室副主任王芬盛说,被列为资源成熟型城市的济宁,是全国重点规划建设的13个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内影响较大的煤化工产业区。2012年济宁市规模以上煤化工企业36家,拥有市级以上煤化工企业技术中心8家,其中省级以上3家。兖矿集团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国家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技术先进和实力较强的煤化工专业科研机构,承担多项“863”计划项目。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济宁市环境资源压力日益增加。煤化工吨产品耗水5~20吨,用水量大,能耗高,环境容量、节能指标需要量大,节能减排和治污任务重。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扩张过快,存在着项目布点和建设把关不严、起点不高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为此,该市提出遵循集约、清洁、低碳、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园区为平台,以大项目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加快传统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走园区化、生态化、规模化、绿色化、集约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路子,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和综合利用。
        
        王芬盛说,在产业布局上,将构建“一体两翼六个园区”,即以煤基多联产为主体,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为两翼,建设六个化工专业园区。坚持升级示范与传统煤化工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升级示范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应用新工艺和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煤化工,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坚持规模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高端型的技术与产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提高效能与提高产品质量相结合,建设大型规模化装置,发展大型现代化煤化工企业,提高生产效能。
        
        不仅如此,济宁市还将在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单项示范工程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煤电化热一体化、煤炭分级利用等煤基多联产示范,实现煤化工与电力(热力)联产和负荷的双向调节,将单项技术实施系统优化集成。
        
        “我们还将做好产业延伸和集聚发展相结合。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专业协作,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和规模,优化集群发展环境,加快产业融合和集聚,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建设特色煤化工产业园区,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保障。”王芬盛充满信心。
  • 文章关键词: 煤化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