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煤炭科学产能发展须坚持“三步走”原则
煤炭科学产能发展须坚持“三步走”原则
  • www.chemmade.com
  • 2013-10-23 09:05:58
  • 21世纪经济报道
  •     产能过剩、进口冲击、环保政策刚性约束、非煤资源替代煤炭,煤炭行业度过“黄金十年”之后,正在经历持续的寒冬。
       
        科学产能不超过38亿吨为宜
       
        过去十年,在强劲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驱动下,我国煤炭产量和产能不断扩大,平均每年增产2亿吨左右,增长之快前所未有。2012年,中国煤炭生产总量突破36.5亿吨。
       
        但在巨大产量数据背后,充斥着极大的煤炭资源浪费、大量人员伤亡事故、水资源和生产环境资源的严重破坏。
       
        近日,“2013年国际煤炭峰会暨煤炭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上,行业官员、专家对煤炭行业形势、发展趋势进行研判,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关注。
       
        谢和平说:“虽然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在目前庞大的产能基数下,产能的每一步提升都将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如,受资源开发条件约束,经过长期大规模开发,重点产煤区的浅部煤炭资源已开发殆尽,现平均开采深度已达600米左右。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开采难度加大,技术难以跟进,深部开采所引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谢和平分别对生态资源、水资源、地质开采条件、安全性等几个约束条件下的煤炭产能极限做了区域性分析。
       
        从生态约束方面,晋陕蒙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煤炭产能应控制在21亿吨为宜;西南地区由于高硫煤利用受限制,中低硫煤产能约3亿吨。综合判断,我国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煤炭资源产能预计41.9亿吨。
       
        从水资源约束看,晋陕蒙宁地区煤炭开发规模大,但水资源短缺,煤炭资源产能控制在19亿吨为宜。其他地区水资源对煤炭产能影响不大,约14.5亿吨。我国在水资源约束下的煤炭产能预计为43.2亿吨。
       
        从煤炭资源禀赋及开采条件约束看,中国煤炭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不适宜机械化规模开采,比较适宜机械化开采的煤炭产能约47.1亿吨,能够实现机械化高效开采的产能约为35~38亿吨。
       
        从煤炭开采安全性看,受地质和水文开采条件,以及技术条件约束,中国煤炭安全开采极限只有35.2亿吨,对中国煤炭产能扩展约束力最大。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维系中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产能规模,以不超过38亿吨为宜。”谢和平说。
       
        煤炭产能超前建设3亿吨
       
        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煤炭非科学产能与产能过剩并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当天的会议上介绍,“十一五”以来的7年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投资完成2.25万亿元,累计新增煤炭产能约20多亿吨。截至2012年底全国煤矿总产能约39.6亿吨,产能建设超前3亿吨左右。
       
        现阶段,煤炭产能建设超前、需求增速放缓、进口煤冲击等因素正在叠加。行业内专家预计在短期内供需宽松形势不改变。从长远来看,预计2020年煤炭市场需求在48亿吨左右,煤炭市场长期总量不足与短期供应宽松矛盾并存。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卜昌森说,煤炭行业正在面临国家环保、节能减排的刚性约束,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资源也在逐步挤占化石能源的空间。
       
        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更为煤炭生产和消费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务院明确,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至65%以下,原煤入选率70%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1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负增长。
       
        基于当前的行业形势,谢和平提出中国煤炭科学产能发展“三步走”原则。
       
        第一步从2010年到2020年,继续保持1/3已达到科学产能标准的生产能力,争取对1/3未达标的煤矿从科技上攻关和技术改造;对剩下的1/3落后和不可改造的部分逐步予以淘汰,争取在2020年完成煤炭产业布局和产能调整。
       
        第二步,从2020年到2030年,全面实现煤炭工业科学产能的发展目标,第三步,从2030年到2050年,力争中国煤炭科学开采技术水平及安全环保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王显政认为,煤炭行业应树立科学产能理念。根据矿区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生态承载力,合理确定煤炭开发强度,以最小的生态扰动获取最大的资源效益,在有条件的矿区推行煤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减缓或控制煤炭开采对地表生态环境扰动。
       
        同期,加大煤炭结构调整力度,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转变,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煤炭开发布局,落实“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煤炭开发布局总体思路,提高煤炭长期稳定供应保障能力。
  • 文章关键词: 煤炭科学发展“三步走”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