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成品油价改大幕有望再度拉开
www.chemmade.com
2013-10-19 08:20:49
中国化工制造网
17日,成品油价格改革即将再次启动的消息挂上国家发改委网站,预示着新一轮成品油价改大幕将再度拉开。据透露,目前各方面对进一步深化成品油市场化改革的有关问题已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当天,国家发改委还发布了不调整油价的通知。
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耿书海约请有关部门和单位,专题研究成品油市场化改革中的有关问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与会各方对进一步深化成品油市场化改革有关问题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
这次讨论距离上次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调整仅仅过去6个多月。3月26日,发改委公布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将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由之前的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运行6个多月来,按照10个工作日一调的周期,油价已经经过了9轮调整,包括4次上调、5次下调,另外,搁浅总计5次,前4次搁浅时间分别在4月11日、5月24日、8月3日、8月17日。
相较于2008年12月国家出台第一轮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4年多时间内,发改委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10降15升共25次调整,新机制明显节奏加快,市场各方逐渐接受和认同。不过,频频搁浅的调整,让市场仍有怨言,加上靠挂油种不明确,各种猜测纷纷扰扰。对于成品油批发市场而言,囤积居奇的意义大幅下降,但是个别企业仍有打擦边球的行为。
此外,这几年原油进口数量大幅增加。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原油2.1亿吨,增长5.4%。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9月美国日均石油消费与国内产量差额为每天624万桶,同期中国的差额为每天630万桶。显然,中国已经成为最大原油净进口国。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对此表示,由于国内石油产出量早已不能满足消耗量,资源禀赋和体制机制严重制约我国石油采收率的提升。因此,体制改革仍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改革的重点。一方面要进行制度变革,加快国内资源开放和技术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改革定价体系,在经济转型中降低能耗。
文章关键词:
成品油 、调价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