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或于明年放松煤炭出口管制
我国或于明年放松煤炭出口管制
  • www.chemmade.com
  • 2013-10-11 09:16:25
  • 21世纪经济报道
  •     在控制煤炭出口近10年之后,中国可能在明年放松对煤炭出口的管制。知情人士表示,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取消中国煤炭出口的税率,拟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
       
        目前,我国对煤炭出口仍执行暂定税率,对烟煤、褐煤、泥煤征收10%的出口关税。制定相对较高的出口关税意在控制我国的煤炭出口,缓解前些年国内煤炭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而随着煤炭行情走低,控制煤炭出口的必要性已经大不如前。
       
        不过,上述人士称,由于中国对煤炭出口实行配额制管理,能够受益于取消出口税率的企业很有限。虽然短期内对这些企业的状况能够起到缓解作用,但在全球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中国重新加大对国际煤炭市场的供给将引发连锁反应,煤炭企业仍将继续过苦日子。
       
        出口量十年下降92%
       
        “中国的煤炭出口已经放下10年了。”煤炭行业人士说,“重新往外走没那么容易。”
       
        在2000年之前,中国曾经一度是全球煤炭市场重要的供应国,进口煤炭量不足出口煤炭量的5%。中国政府也在当时鼓励煤炭出口,对煤炭出口执行出口退税政策,最高时出口退税率曾达到15%。
       
        海关数据显示, 2001-2003年,中国煤炭出口高速增长,占到全球煤炭贸易量的14.36%,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煤炭进口国。2003年,中国煤炭出口量逼近1亿吨。而在今年1-8月,中国煤炭出口量只有542万吨。
       
        上述煤炭行业人士预计,今年中国煤炭出口量达到800万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就意味着过去10年中国煤炭出口量下降了约92%。
       
        如此大幅度的下降离不开中国在煤炭出口上的政策引导。从2002年开始, 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快速增长,显示出中国国内煤炭需求量大幅提高。因此,在2004年中国出台煤炭出口配额制的相关政策,开始了对煤炭出口的控制。
       
        根据这项政策,中国只有少数几家拥有煤炭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可以从事出口业务,而且每年的出口量要由主管部门进行配置。到2006年煤炭出口退税政策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结束了鼓励煤炭出口的时代。
       
        此后,中国开始对煤炭征收出口关税,并逐步上调。到2008年8月20日,中国的焦炭的出口暂定税率由25%提高到40%;炼焦煤出口暂定税率由5%提高至10%;并且对其他烟煤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暂定税率为10%。
       
        到了2009年,中国已经成了煤炭净进口国。中国当年的煤炭出口量仅为2240万吨,而进口量则达到1.3亿吨。
       
        去年中国煤炭出口量已经不到1000万吨,这种趋势在今年仍将延续。
       
        引发连锁反应
       
        中国具备出口经营权的仅有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山煤集团、五矿集团4家企业。如果明年煤炭出口税率取消,这4家企业将是直接受益者。但国际市场能给中国留下多少空间仍然充满悬念。毕竟在煤炭出口政策未有任何调整的去年,中国煤炭出口量下降超过36%,而2011年则下降了23%。
       
        “全球煤炭市场还是供大于求的。中国把出口关税取消后,会进一步拉低国际煤炭市场的价格。”上述知情人士说,“这样的话中国沿海地区会加大煤炭的进口,对中国国内的煤炭价格造成冲击。”
       
        由于国内仍然是煤炭企业的主要市场,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只好进一步压低价格,从而形成了一个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
       
        在短期内,已经握有明年出口订单的企业就可以凭借取消出口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未来的新订单则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
       
        “印尼的煤炭在国内开采出来、海运到中国,以更低的价格卖给客户,还能赚钱回去。这就说明中国本土煤炭企业的成本比国际平均水平高。”他说,“这里面有正常成本和非正常成本。”
       
        他介绍,正常成本是指煤炭企业采购设备、雇佣人员、开采挖掘的成本,这一块中国煤炭企业的效率和成本与国际水平基本相当。关键在于非正常成本,即名目繁多的收费及产业链条上的层层寻租。
       
        “中国煤炭重新打入国际市场会经历一个博弈的过程,最后实现一个国内市场相对平衡的状态。”他说。
  • 文章关键词: 煤炭出口管制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