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原油进口资质有向更多企业扩容趋势
原油进口资质有向更多企业扩容趋势
  • www.chemmade.com
  • 2013-08-22 09:20:59
  • 第一财经日报
  •     民营企业在浙江舟山获得原油仓储牌照,引发了原油进口权开放的无限猜想。
       
        路透社早前报道,中国正在考虑向国企石油巨头之外的更多炼油厂开放原油进口市场,2014年将至少新增1000万吨配额。也有消息称,有关原油进口权进一步开放的方案已报国务院审批,最快明年出台。
       
        从多个消息渠道确认,原油进口资质确实有向更多企业扩容的趋势,地方炼厂处境不佳,增加进口配额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我国对原油、成品油进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国营贸易企业是需经国家特许,获得从事某类国营贸易管理货物进口经营权的企业或机构。具有原油进口资质的企业,主要是三大油企的关联公司,以及中化工集团、珠海振戎。
       
        在此之外,国家对原油进口实行配额制度。原则上国营、民营企业均可申请原油进口配额。但实际运作显示,原油进口配额主要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间分配,地方炼厂和民营油企获得配额难度非常大。
       
        据了解,坚持资质审核和配额管理的理由是增加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不造成企业间盲目抬价竞争,避免原油进入节能环保要求不高的小炼厂。
       
        但这也造成另一现象,即通过对原油进口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的控制,三大油企牢牢掌握着国内石油市场。
       
        一家民营石油公司人士称,国家相关政策对进口原油的去向有严格限制,非国营贸易进口原油原则上只能在三大油企炼厂加工,即进口原油必须先获得三大油企炼厂排产单。这一系列规定构成阻挡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领域的无形门槛。
       
        分析师称,地方炼厂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要求国家放开原油进口资质管理,增加原油进口配额。
       
        分析指出,现在三大油企的炼油能力出现过剩,国内经济不景气也抑制了需求,正是开放进口资质和增加配额的好机会。
       
        上述民营石油公司人士也认为,如今供需形势已经基本稳定,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挂钩,消费量的增长也提高了国内企业的议价能力,应该落实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能源行业的政策,清除有形无形的障碍。
  • 文章关键词: 原油进口资质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