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石化北京石油大力推广液化天然气
中石化北京石油大力推广液化天然气
  • www.chemmade.com
  • 2013-07-05 10:20:48
  • 新华网
  •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理念,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控制PM2.5污染排放量的号召,中石化北京石油大力推广液化天然气LNG,助力北京打造绿色之都。
       
        LNG: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
       
        近年来,液化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很多国家都将LNG列为首选燃料。LNG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迅速提升,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能源产业之一。
       
        LNG是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是一种清洁、高效、安全、污染小的能源,具有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等特点。将LNG用作汽车发动机燃料,发动机仅需作适当变动,运行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噪声低污染小。
       
        “只有纯净的天然气,车辆用起来才稳定,对环境也有好处。”北京石油天然气业务管理处负责人闫德林说,在广东,用户就有这样的体验——使用LNG的车辆行驶更稳定。化验结果也表明,由于天然气在液化过程中把绝大多数杂质都去掉了,所以LNG的甲烷多,其它烃类少,不能燃烧的杂气和杂质少。因此LNG是天然气中最清洁的一种使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管道压缩天然气。
       
        除清洁外,LNG加液装置对老百姓来说,最大最直接的感受是“加注速度快。”这让目前使用LNG的公交车司机们很高兴。“像水似的流。”公交车司机张师傅说,300-400L的油箱,如果是加满柴油,有时需要十几分钟,但是加液的整个操作,3分钟左右就能完成。
       
        设备制造厂家介绍,由于LNG温度低,对设备安全要求极高,北京石油使用的加液设备均为全不锈钢整体焊接的设备,导电性好,安全流速也就相应加大了。即便是车辆的LNG储罐温度高了,要有个放气卸压过程,其整体加液的时间也比加油的时间短。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液过程中,加液员对设备的变化要特别关注。特别是压力,压力高于规定值就要开阀卸压。操作流程的繁琐及安全保护的“厚重”,使得加液的难度和管理难度都变大。面对这样的困难,闫德林说:“不论是一线员工还是管理人员都很辛苦,但是能为北京市的蓝天做贡献,再苦也值得。”
       
        据资料显示,在所有的清洁燃料中,天然气以其应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经济可行,被世界许多国家视为目前最适宜的汽车替代燃料。汽车使用天然气作为动力燃料,其尾气排放中CH化合物减少60%,NO化合物减少50%,CO减少80%以上,CO2含量少,并且基本不产生SO2,其它有害成分的含量、颗粒物排放也大大低于汽、柴油汽车。按我国国际GB3845“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测量方法”测量,在怠速状态下,排放物中的CO约为汽油汽车的1/10左右,CH化合物含量约为1/2。专家认为,推广使用天然气燃料,对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市场前景看好
       
        为推广LNG,中石化北京石油按照国家《汽车加油加气设计与施工规范》和《天然气》等相关加气站建设和天然气的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从装置到制度、从操作标准到人员培训、从流程的衔接到建站形式的选择与管理,积极探索解决技术和管理等难题,使LNG慢慢地深入到了百姓生活中。
       
        2012年3月13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与北京市政府签订《联合推广LNG清洁能源公交车辆战略合作协议》,协助政府置换LNG公交车并负责LNG清洁能源车辆的标识设计,同时建设相应的LNG加气装置为清洁能源车辆提供加气服务。随之,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与北京燃气集团迅速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究开展清洁能源推广工作。
       
        中石化北京石油于2012年8月启动LNG的发展计划,9月27日就建成了平乐园、左安路两座加气装置,并于9月30日投入运营,分别为52路和99路约80辆公交车提供LNG。这标志着中国石化在首都地区LNG业务实现了零的突破。
       
        截至目前,香泉环岛LNG加气站、门头沟BRT4加气站、西苑公交枢纽加气站均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中石化北京石油运营的LNG加气站已达5座。今年年底还会陆续建成一批,现今正处于选点、选设备和选择建站形式的过程中。
       
        闫德林表示,之所以在北京如此大范围推广LNG公交车,是因为LNG公交车尾气排放中的NO2、CO2含量比用油车辆可分别降低98%和30%。加之LNG价格约为油品价格的3/4,综合使用可节约燃料成本10-30%。一辆公交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相当于50辆小汽车的排放量,如果将全市1.5万辆公交车都改用清洁能源,相当于改造了75万辆小汽车。这对改善首都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多重发展瓶颈待破
       
        近年来,全球LNG的生产和贸易日趋活跃,LNG作为稀缺清洁能源,正成为世界油气工业新的热点。可以预见,在未来10-20年内,LNG将成为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主力军。但在LNG成为万众瞩目的能源新宠之时,其市场发展也面临着多种制约性瓶颈。
       
        首先,我国天然气进口量持续增加,对外依存度过高。200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45亿立方米,2012年攀升至147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5%。我国从2006年开始进口天然气,当年进口量仅为0.9亿立方米,到2012年进口量已达425亿立方米。且随着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一批LNG接收站的投运,进口天然气的比例还将不断上升。
       
        其次,LNG的加工和运输成本高昂。天然气的自然属性决定其要在零下161℃液化,在运输过程中,要用特殊LNG轮船运输,运达目的地后有些可以直接使用,但有些需再次气化方可进入天然气管道。如此繁琐的过程使得LNG在中短途运输方面成本过高,限制了其市场扩大化。
       
        再次,我国尚未建成较为完善的LNG市场体系。民众对LNG产业认知度不高,对LNG的“绿色”特征认识不够,对“以气代油”概念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甚至质疑。这需要企业与政府加大合作力度,尤其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油气企业与汽车、船运等相关产业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开拓LNG市场。
  • 文章关键词: 中石化北京石油液化天然气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