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能源局关于限制煤炭进口政策搁浅
能源局关于限制煤炭进口政策搁浅
  • www.chemmade.com
  • 2013-07-04 09:18:58
  • 21世纪经济报道
  •     据悉,受舆论和电厂反对等因素影响,国家能源局关于限制煤炭进口政策搁浅,暂不出台。这也预示着,在煤炭、电力两大能源阵营的博弈中,前者暂逊一筹。
       
        今年5月初,国家能源局下发《商品煤质量管理暂定办法》征求意见稿,条文规定进口煤炭热值不低于4544大卡/千克,灰分不超过25%,含硫量不超过1%,并对进口商设定准入门槛。
       
        这一限制政策酝酿出台的背景是,煤炭供大于求、总量过剩加剧,进口煤大幅冲击国内市场,煤炭企业利润受到威胁。鉴于一些高灰、高硫、低热值煤也流入国内,煤炭行业提出“规范进口煤市场秩序、提高煤炭进口门槛”的诉求。
       
        2012年,全国进口煤炭2.89亿吨,今年1-5月煤炭进口1.36亿吨,同比增长20.9%。进口煤在供应东南沿海省份同时,也拉低内陆煤炭产销地价格。
       
        中达电力燃料公司总经理陈曦介绍,目前进口煤价仍在走低,5500大卡煤炭平仓价已经跌破80美元/吨,在价格上仍有优势。
       
        经济利益是反对者最大的考虑。上述征求意见稿一出,便遭到煤炭贸易商和电力企业的激烈反对。反对者认为,限制煤炭进口不利于煤炭行业调整结构,是对国内过剩产能的纵容,更不利于煤炭市场化建设。
       
        毋庸置疑,高速且大规模的煤炭投资早已为产能超前发展、供大于求埋下伏笔。行业统计显示,“十一五”以来,煤炭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万亿元,形成巨大煤炭产能。2005年至今,煤炭行业投资增长率一直高于电力、钢铁行业增长。2012年,煤炭“黄金十年”终结,煤价进入下行区间。
       
        “国家环保部门已经制定最为严格的电力排放标准,发电企业在脱硫、脱硝、除尘方面有高投入,限制进口煤炭是利益因素起作用。”一位电力专家说。
       
        当前,国内煤炭需求依然疲弱,季节性利好对市场提振作用有限,电厂购煤热情不高。近期,神华和中煤下调煤炭价格,并拉低环渤海地区煤价。最新一期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跌破600元/吨,至596元/吨。
       
        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决心,以及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的举措,让煤炭在与发电企业、清洁能源的博弈中略显乏力,国家甚至计划削减全国燃煤总量。
       
        6月24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史玉波带队到煤炭工业协会调研。根据官方消息,国家很可能在清理煤炭不合理税费、减轻煤炭企业负担等方面做出新的努力,以对冲限制煤炭进口政策搁浅带来的不利影响。
  • 文章关键词: 能源局煤炭进口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