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再生纤维发展任重道远
www.chemmade.com
2013-06-08 14:28:25
中国化工制造网
再生纤维领域的研究,以美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一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近年来,我国无论是从行业层面还是企业层面,对于此领域的重视程度都在逐渐加强,再生纤维研究发展的投入逐年加大,再生纤维的产量逐年增多,应用领域也在扩大,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不大。但是在原料分类上、产品档次上、政策规范上、消费观念上,我国与发达国家还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在原料分类层面,发达国家在回收料颜色处理、废旧纺织品分拣、回收塑料清洗等方面拥有更加完备的设备,而且采用更加严格的分类标准。以日本为例,其聚酯瓶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从瓶身,到标签、瓶盖,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这种做法,不仅方便后道回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再生纤维的质量。
在产品档次方面,发达国家的再生纤维产品档次较高,而我国则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技术层面的限制。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再生纤维产品要想进入高端领域,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再生纤维的颜色问题,要做到利用好原有颜色,同时注意再生纤维生产着色,尤其是其染色的均匀性问题;二是研究如何提升再生纤维的质量稳定性,保证纤维质量的均匀。
在政策规范上,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仅仅拥有完善的再生循环体系立法政策,而且在很多细节方面都有相关政策的体现。而在国内,虽然也有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但是这些粗线条的再生循环体系政策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在政策中所给予再生循环行业发展的支撑与扶持,也是国内目前所无法做到的。
在消费观念上,发达国家消费者受到循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较深,他们认可循环再生产品,甚至愿意为此付出比原生产品多几倍的价格。而在国内,消费者对于再生纤维产品的认知度不够,有的甚至不愿意购买,更不用说为之多付出金钱。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不难看出,在中国,再生纤维的发展应用,任重而道远。
文章关键词:
再生纤维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