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福建化纤企业转型驶入快车道
福建化纤企业转型驶入快车道
  • www.chemmade.com
  • 2013-06-03 13:48:56
  • 中国化工报
  •     “我们去年底推出的全电脑多梳栉高端经编机,运行速度超越德国卡尔迈耶同类产品约15%,全球最快,且价格低一半,目前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底。”近日,福建鑫港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春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郑春华所说的德国卡尔迈耶产品曾是世界高端经编机的代名词,几乎垄断我国经编机市场。记者了解到,鑫港纺机研发的这款全电脑多梳栉高端经编机,梳栉材料以碳纤维丝取代钢丝,一举突破设备热胀冷缩的难题,从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可在常温下运行的经编机。这是该企业多年来注重技术创新的结果。通过技术攻关,企业先后成功研发出了6代经编机,机器的运行速度快、效能高、稳定性好。鑫港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已经从一个追随者变为领航者,目前,鑫港自产的经编机占据了国内95%市场份额。
       
        福建长乐华源纺织有限公司也是靠技术创新才逐渐壮大成为长乐纺纤业中的龙头企业。该公司总工程师谢云利告诉记者,华源纺织2002年创办时,生产的是大众化的涤纶产品,竞争十分激烈,企业生存困难。为避免低端竞争,华源决定走自主创新之路,成立了当时长乐棉纺企业的首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以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据了解,长乐纺纤企业技改之路,从最早主要购买国企淘汰的二手设备起步,到上世纪90年代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工艺改进、技术创新,再到进入新世纪后,主动适应竞争,技改投资重点向掌握核心技术、创建自主品牌、延伸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转变,实现了从生产产品到制作工作母机的跨越。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造就了长乐纺织产业的增量提质与转型升级。目前,长乐纺织业年产化纤短纤、长丝、混纺纱近24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和锦纶切片生产基地,产能位居亚洲之首,经编产品占全国市场的3/5。
       
        “我们采用的是上海聚友、德国巴马格、北京中丽等先进设备,这些设备节能降耗,主要运用于化纤、差别化前卫制造。”福建鑫东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成东介绍说,该公司主要生产聚酯切片、差别化涤纶长丝等产品。该公司总投资30亿元的一期工程为差别化涤纶长丝项目,已经全部投产,半消光FDY(全拉伸丝)涤纶长丝年产达7万吨、异形FDY长丝年产13万吨。二期工程目前已经按进度动建,总投资17亿元,预计年底投产,投产后年产差别化涤纶长丝20万吨。
       
        长乐力恒锦纶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恒申合纤项目,总投资上百亿元。该项目共分四期建设,一期项目已经投产,二期项目正加紧建设中,预计将于明年初投产,目前三、四期项目正在规划设计阶段。该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60亿元,成为全球锦纶6长丝、锦纶6切片年产量最大的企业。
       
        “我们还与全球顶尖的己内酰胺生产商荷兰皇家帝斯曼公司合作,准备再投建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CAS:105-60-2)研发生产项目,再有2年,一期40万吨就将投产。”力恒公司董事长陈建龙说。
       
        刚刚成为长乐首家产值百亿纺纤企业的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宝佑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为了加快发展速度,目前企业三期、四期技改项目同时上马,将引进中国纺织设计院大容量国产聚酯直纺专有技术和德国巴马格纺织卷绕设备,工艺最新,单线产能世界最大,届时,每年新增差别化涤纶纤维50万吨。受益于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去年,长乐244家规模以上纺纤企业实现产值900.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纺纤产业在全市GDP中贡献近半。
       
        “长乐的纺织产业链要更趋完善,还需推进产业向上下游发展。”福建长乐纺织工业总公司经理陈木珠介绍说,进入“十二五”以来,福建长乐市政府大力实施千亿集群、百亿企业工程,鼓励引导一大批纺织龙头企业通过增资裂变等方式迅速做大做强,推动纺纤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作为我国纺织基地的福建长乐,今年将计划实施重点工业技改项目超过40项,完成年度投资超90亿元。同时,依托恒申合纤二三期、凯邦锦纶二期等项目,推动纺织产业向上游聚合、锦纶长丝和下游服装以及横向纺机配套行业延伸,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要求部分优势纺织企业技术创新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3%以上,为企业发展后劲提供保证。长乐传统纺纤企业转型正在驶入快车道。
  • 文章关键词: 化纤企业已内酰胺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