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势凶猛的全球性产业低迷中独善其身的中国汽车业正摩拳擦掌,准备在清洁低汽车领域大干一场,希望借助环保这股东风跻身全球汽车行业的前列。
从业界巨头上海汽车到后起之秀吉利汽车,中国的本土汽车厂商将在本周开幕的北京汽车展上推出一系列新款绿色汽车,其中包括一些新潮概念车型。
“环保节能汽车差不多就是未来的金矿,所有厂商对此都垂涎三尺。”科尔尼(中国)董事戴加辉(Stephen Dyer)表示,“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型厂商目前都有正在进行的开发计划。一些企业也许更多是出于政治方面的动机,但显然也有一些厂商是非常认真的,这些计划需要大量投资和雄厚的研发力量来支持。”
行业分析师认为,像上汽这样拥有政府资金支持的大型汽车集团有可能脱颖而出,同时那些民营厂商中的佼佼者,如巴菲特持股的比亚迪,在开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也可能成为领先者。
但在中国,低排放新能源汽车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作为全球最知名的环保汽车,日本丰田汽车的普锐斯去年在中国的销量仅300辆。 “坦率地说,要说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现在或即将在中国或全球其他地方迎来较大的客户需求,这还有点为时过早。”A·T·Kearney的Dyer表示,“在中国,这方面的障碍可能更大。因为中国的多数消费者都是首次购买汽车,美国人购买环保节能汽车可能是出于政治原因或理性方面的考虑,与之相比,中国的消费者更加实际一些。”
不过,仍有很多公司对电动车和清洁能源汽车的未来押下大赌注,出产自中国的这类车型预计将夺取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 上汽集团向绿色汽车领域投资了60亿元人民币,此次车展上,上汽将展示其自主研发的电动车E1以及其它款混和动力车。上汽制造的混和动力车荣威(Roewe)750轿车将在今年后期投入量产,之后将在2012年量产插电车型荣威550和E1。 另一家国有大型车企--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BAIC)去年11月推出BE701电动车,该公司正在北京郊区筹备耗资22。8亿元人民币的生产基地,产能可达5万辆电动车和10万辆混合动力车。
J·D·Power的资深分析师Mervin Guo称,“本土与海外车企仍存在技术差距,但这只是相对而言,中国企业并没有落後太多,他们有机会迎头赶上。” 其他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戴姆勒与比亚迪结盟体现了业内对中国企业影响力上升的认可。 华泰证券分析师陈亮称,戴姆勒与比亚迪的合作关系是彼此平等的,这与早期的其它合作不同,当时本土车企倾向于高度依赖海外合作企业的技术。”然而,中国车企仍是缺乏历练的新手,产品质量口碑不够好,外界会时不时批评他们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