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关于进口间苯二酚反倾销终裁,给我们企业带来利好,我们企业的间苯二酚生产线开始满负荷生产,光3月生产量就达2000多吨,创历史新高。”昨天上午,浙江龙盛集团公司旗下的鸿盛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业内人士称,在绍兴,“鸿盛化工”成为向商务部申诉并成功反倾销的首家企业,为日后绍兴众多企业反倾销树立了样本。
间苯二酚主要用于子午线轮胎钢丝带束层胶中,以改善胶料的分散性,以及木材胶粘剂、塑料助剂、染料、医药、农药等领域。“我国间苯二酚年需求量在2.5万吨左右,其中4成依赖进口,而日本和美国是国内进口间苯二酚的主要国家。
而“鸿盛化工”是国内最大的间苯二酚生产企业。“按照现有生产设备,年产能在2万吨以上。”“鸿盛化工”相关负责人称,但由于日本和美国企业的冲击,间苯二酚价格逐年下跌,尤其去年以来间苯二酚国内市场行情一直萎靡不振,使得国内间苯二酚开工率较低,“鸿盛化工”平均开工率不到50%。
从2011年底始,“鸿盛化工”代表国内间苯二酚生产企业正式向商务部提交间苯二酚反倾销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间苯二酚进行反倾销调查。
2012年2月3日,商务部正式立案开展调查。今年3月22日,商务部公告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间苯二酚反倾销调查有了终裁结果:自2013年3月23日起,对“住友”、“三井”等日本企业和美国的“茵蒂斯派克”等企业分别征收40.5%和30.1%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这一利好政策,将带动企业间苯二酚整个产业链的产量增长。”“鸿盛化工”负责人称,不仅是市场份额会增加,同时提升的还有产品价格。
有数据表明,今年3月,国内间苯二酚的市场售价从去年同期的每吨3.56万元提高到每吨3.8万元。换句话说,上虞“龙盛”将是间苯二酚反倾销案的最大受益者,未来甚至有望“独享”国内间苯二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