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核电中长期目标调整 产能步入过剩
核电中长期目标调整 产能步入过剩
  • www.chemmade.com
  • 2013-04-09 09:11:22
  • 21世纪经济报道
  •     尽管今年两会期间,湖南省人大代表团提出了国家启动装机500万千瓦,总投资达到600亿元的桃花江核电站的审批建议,但是到2015年前,该项目可能难以有下文。
       
        “内陆核电站能否再启动建设,需要看未来时间的具体情况了。”国家发改委能源战略中心副主任张有说。
       
        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在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十二五”时期只在沿海安排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厂址,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据悉,该规划已经以发改能源2013年208号文的形式下发。该规划确定2020年国家预备实现核电装机发电容量为5800万千瓦,同时在建3000万千瓦左右。这比起2010年所传出的规划2020年核电装机发电能力达到7000多万千瓦乃至更多的数字,几乎有天壤之别。
       
        这也使得国内的核电装备能力建设,可能步入过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隋永滨表示,目前国内核电设备的生产能力,如果按满负荷生产,到2020年可以满足八九千万千瓦装机的需求。核电正在从部分行业过剩,走向全行业过剩。
       
        截至2012年末,国内已运营核电机组15台,总装机规模为1244.4万千瓦,在建机组31台,装机规模为3380万千瓦。2015年,预计装机规模超过4000多万千瓦。但是2015年前上述桃花江核电项目难以得到批准,按此看,该项目即使批准并最快运行,也需要到了2030年以后。
       
        两院院士何祚庥透露,核电行业应该实行总量控制,现在谁进行了批准,谁进行了决策,对于未来的核电发展情况要进行负责。
       
        核电中长期规划目标完成调整
       
        据悉,目前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已经印发了《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该规划将2020年的核电规划从2007年的4000万千瓦装机运行指标,调整到5800万千瓦。但是比2010年左右预备调整到8000多万千瓦目标要低。
       
        “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未变化,但是十三五受到了影响,主要是受内陆地区十二五不批新项目的影响。”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一位专家说。
       
        2007年,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2020年末在建核电容量应保持1800万千瓦左右。
       
        不过,随着2005年经济加快,拉闸限电情况严重,国务院提出“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开始进行调整。
       
        2010年3月22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黄鹂曾指出,目前正在对2020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目标保守看大概为7000万千瓦至8000万千瓦。
       
        不过,风云突变。2011年3月日本突然发生核电站事故,导致国务院不再提积极发展核电。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核电的规划目标也发生了变化。该规划提出,到2015年,运行核电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规模1800万千瓦。
       
        中国核电行业协会以及多名专家确认,2015年规划在建的核电装机1800万千瓦,实际上将在2020年前运行。这样实际2020年全部运行的核电装机规模是5800万千瓦。同时到2020年末在建装机3000万千瓦。上述数字,就是2012年10月24日国务院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数字。
       
        目前该规划已经印发到各地发改委和能源局。这样导致的情况是,过去各个省高调的核电数字将不得不下调。此前仅仅广东、浙江分别规划核电装机运行的容量就达到4000万、2000万千瓦。两省的数字就超过了全国实际规划目标。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初步规划的2020年核电目标汇总,加起来超过了1亿千瓦。
       
        张有生表示,地方对于核电的兴趣非常大,目前湖南希望桃花江成为第一个内陆核电站。实际上几年前湖北就称“内陆核电先行”。
       
        但是现在看来,由于日本核电事故发生,政府会考虑民情民意,只是在沿海优先发展核电,至于内地等更多的省市,能否再有大发展,看具体情况。“如果现在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不行,或者居民转变了观念,核电可能会有新的发展机会。各种安全要求会层层加码。”他说。
       
        核电装备制造产能步入过剩
       
        随着国家调整核电规划,整个行业的装备制造业步入过剩,已出现隐忧。
       
        如果按照2020年实现58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运行容量,即使按最简单的每台机组需要100万千瓦测算,全国需58台套机组。但是实际国内的产能远远超过这些。
       
        隋永滨表示,如果将第二代、第三代核电技术装备产能释放,每年全国可以产15套。如果生产第三代核电设备,产量会少点,不会这么过剩。
       
        据了解,核电装备制造业仍处于结构性产能过剩阶段。现阶段,如锻件、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这些核岛主要设备的年产能约为12套左右,特别是反应堆压力容器,目前国内有三家企业在做,其中仅“一重”一年的产能就可达到10台左右,全国年产能约为20台左右。而国内需求仅仅为6台左右。
       
        蒸汽发生器、管道分别有4家企业在做,产能超过10台套,实际需求只有一半。至于阀门、核岛主泵,因为技术含量低下,生产企业太多。截至2011年9月20日,国内持证阀门厂家为17家;到2012年5月18日,国外注册登记单位为35家。
       
        如果企业打价格战,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比如,反应堆压力容器在2000年左右时能卖到2亿多人民币,目前只能卖到1.1亿元左右。主管道从之前的每套件1.4亿元,下降到1.1亿元左右。“主管道技术没有本质区别,从产能上足够的,但是在工艺上有些还需要稳步提高能力。”隋永滨说。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周小淞指出,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处于结构性产能过剩阶段。“在相关政策及装机目标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预计核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的机构性过剩在短期内难以得到缓解。”
       
        据悉,目前各地基本都有核电产业园的规划,有的省市就有3个。周小淞认为,考虑到未来一段时间核电装机规划总目标并未有较大增长,大批规划的核电产业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行业的产能过剩,同时,地方政府在建设园区时缺少相互间的沟通与配合,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
  • 文章关键词: 核电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