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解析成品油价格机制方案对市场影响
解析成品油价格机制方案对市场影响
  • www.chemmade.com
  • 2013-03-27 09:23:53
  • 新京报
  •     国家发改委昨日通知,今日零时起,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3元和0.26元。
       
        成品油价格机制完善方案同步出台:
       
        一是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二是取消挂靠国际市场油种平均价格波动4%的调价幅度限制;三是适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品种;四是完善价格调控程序。同时做好相关补贴工作。
       
        油价旧机制调价周期过长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2008年底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时确立的。4年多来,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10降15升共25次调整,基本理顺了成品油价格关系。“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调价周期过长,调价边界条件较高以及挂靠油种如何适应形势变化等问题,需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为此,我们对现行价格机制近年来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总结评估,在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单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消费者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方案。”
       
        出租车增加成本继续补贴
       
        这位负责人说,2008年底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时,建立并完善了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等配套机制,完善后的机制要继续落实好这些措施。
       
        他表示,成品油价格变动引起的农民种粮成本增支,继续纳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统筹考虑给予补贴;城市公交行业、农村道路客运等行业增加的成本,由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补贴;对出租车在运价调整前因油价上涨增加的成本,继续实行临时补贴。各地将综合考虑成品油、液化气等调价和市场物价变动因素,继续通过补贴等措施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 影响
       
        油价调整将更频繁
       
        “新定价机制推出,将进一步加快成品油定价市场化进程。”卓创资讯成品油市场分析师吕斌认为,从长期来看,对市场将形成积极影响。同时,调价周期缩短、调价频率加快、成品油定价更加透明以及调价走向的不确定性增强短期内会增加价格波动性与市场活跃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机。
       
        吕斌说,对产业链上下游各方来说,对生产者最有利,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利益;对于中间商长期来看同样有利,价格变化频繁将吸引更多中小贸易商加入。
       
        对于终端消费者来说短期看则是弊大于利的,会增加其使用成本,但长期来看,更加市场化的产品更容易受供需规律影响,所以长期对消费者同样有利。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此次价格机制完善方案出台以后,将会带来两大变化:一是油价调整将会更频繁,二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 释疑
       
        1、为何现在推出新调价机制
       
        答:目前国际油价走低,有利降低新机制对民众的影响
       
        讨论两年多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版迟迟没能出台,很大程度上是对时机选择没有把握。此次调整,选择了推出新机制的最好窗口期,更重要的是,新一届政府对“深水区”改革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社会对改革充满期待。
       
        隆众石化网成品油市场分析师潘雪铮此前对记者表示,由于新机制将会缩短调价周期,如果新机制出台时恰逢国际油价处于上升通道,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会在短期内面临连续多次上调,这会让民众难以适应和接受,届时可能会承受巨大的舆论压力。因此,在国际油价较为平稳或是处于下降通道时推出新机制将会是比较合适的时机。
       
        “目前正逢国际油价走低,而且后期国际油价仍有可能保持下行趋势,从市场面来看价格机制完善方案推出时机比较合适。”卓创资讯成品油市场分析师陈晴说。
       
        “伴随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出台价格机制完善方案有利于降低新机制对民众的影响。”生意社成品油市场分析师李宏告诉记者。
       
        2、为何不公布挂钩原油品种
       
        答:涉及国家石油安全问题,若公布容易引起炒作
       
        新机制在公布挂钩国际原油品种的同时,没有明确具体油种,也没有公布具体的计算公式。实际上,公布定价公式挂钩的具体油种及权重并不难,但这将涉及国家石油安全问题,可能诱发我国石化行业潜在风险,影响将不容小视。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教授认为,我国是世界原油进口大国,中国进口原油的来源和国内成品油定价挂钩方式受到全球关注,很容易引起炒作,从国家和行业利益角度出发,不公布挂钩油种可以理解。
       
        据了解,即使是完全市场化的国家,即使成品油价格完全由壳牌、美孚、Bp等企业自主定价,也很少有将自己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细节全部公布的例子。
       
        此外,完善价格调控程序可能是本次改进的最大亮点。每10个工作日一到,该升就升,该降就降,可能意味着以后调价不需要再上报审批。调价频率明显加快,调价时间节点完全透明,这一改动既是亮点,也将使机制面临行业内外、上上下下不少压力。
       
        3、油价改革最终目标是什么
       
        答:由经营者根据市场定价,政府不再直接制定价格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朝着市场化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将更加灵敏地反映国际市场变化,更加有利于利用境外资源,保障国内市场供应。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称,国家发改委出台的价格机制完善方案具有积极意义,标志着成品油定价更加市场化,未来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完全市场化。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由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价格,政府不再直接制定价格。这个方向是明确的,但改革的步骤是渐进式的,需要统筹考虑、分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今后将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完善,让市场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发挥引导石油资源配置的作用。
  • 文章关键词: 成品油价格机制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