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被倒逼升级引发涨价忧虑
www.chemmade.com
2013-02-04 09:11:13
中国网
从当前不生产高质量油品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标准不够,到第二天突然高调宣布明年起全面升级供应国Ⅳ标准油品,雾霾天气发酵出的中石化“油品门”,让消费者开始担心在国际原油价格涨价压力下,全面升级油品带来的成本上升,会否转嫁给消费者,并引发新一轮物价上涨。
雾霾天引来的升级?
1月31日,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针对北京雾霾天气表示,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的直接责任者之一,现在炼油行业不是不能生产高质量油品,而是我国油品质量标准不够高。
对此,舆论普遍质疑,作为国内最大炼油企业,将尾气排放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归结为国家标准过低是否有推脱责任之嫌。实际上,我国早在2011年年中就实施了汽油国Ⅳ标准,只不过给企业的过渡期“大限”是到2014年。
面对舆论压力,2月1日,中石化“突然”宣布今年年底前有12家下属企业的提高脱硫装置将全部建成投产,明年起全面供应国Ⅳ标准油品。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环境科研院副研究员岳欣对记者表示,炼油企业不应该长时间以过渡期和成本提升为借口拖延升级油品。“此番炼油企业加快升级油品不是意外之举。”
升级成本会否转嫁消费者?
前几年,北京、上海等地实施成品油标准国Ⅲ升国Ⅳ时,成品油价格出现普涨。上海油品标准升级时,油价每升上涨了0.3元左右,北京油品标准升级至国Ⅳ时,油价每升上调了0.2元左右。
按照卓创资讯粗略估算,三大油企升级国Ⅳ汽柴油的成本投入保守估计在500亿-600亿元,每升成本上升0.12-0.15元。
化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国内大范围实施油品标准提升的难点在于价格,如果油品升级的成本转嫁给市场,那么消费者则需要为成品油升级买单。
“两桶油”会否“补贴”消费者?
新的涨价压力已经浮出水面,而最近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连涨,也让百姓对输入性通胀带来的传统涨价压力心存担忧。消费者希望仍处盈利状态的炼油企业能够继续让利于民。
“两桶油”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总计超过1200亿元。
北京多位私家车主表示,北京京Ⅴ油品不涨价是好事,希望全国国Ⅳ油也不涨价,期待中石油、中石化拿出利润“补贴”消费者,“补贴”环境。
文章关键词:
油品质量 、雾霾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