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成品油调价新机制何时出台?
成品油调价新机制何时出台?
  • www.chemmade.com
  • 2013-01-21 09:27:19
  • 国际商报
  •     电煤与市场煤价格并轨已经先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还有多远?
       
        2012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将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力争在重要领域的改革取得新突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第八点提出,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为重点的价格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施重点电煤与市场煤价格并轨,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政策。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能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市场普遍预期新定价机制将于春节后与首次发改委调价同时落实。
       
        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认为,改革方向较为明确:缩短调价周期,或从22个工作日调整到10个工作日;降低参考幅度±4%;调整挂靠油种,或将由阿曼原油替换辛塔原油价格。
       
        如果按此调整,新定价机制将使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走势联动更紧密,调价频率将有一定提高。然而在国内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的情况下,预计后期成品油价格仍将缓慢提升,新机制仍难助油价下行。
       
        市场化预期高
       
        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实施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3年多的运行,调价时间滞后、刺激投机行为等弊端浮现出来。
       
        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要依据国际市场变化情况,然后再综合国内的情况考虑是否调价,在时间上产生了滞后期,所以有时会出现国际油价已经转为下跌,国内反而涨价的局面,从而招致“上调及时、下调磨蹭”的批评。
       
        金银岛分析师韩景媛说,这种滞后同时也放大了市场预期、刺激投机行为。预料到不久之后可能会出现调价,在涨价预期时贸易商便囤油待涨,预期跌价时中间商则清库存规避风险。“这些行为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生产周期,人为地造成了资源供应不均衡。”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陈晴向记者表示,定价机制将会逐步走向市场化。“改革方向似乎已确定。”陈晴说,那就是“缩短调价周期,改进调价操作方式,提高机制运行透明度”。“缩短调价周期”就是缩短调价时间,加快调价频率,并相应地减少每次价格调整的幅度。
       
        陈晴说,这方面的调整首先会使国内外市场步伐联动更一致,进而实现成品油价格从“滞后定价”逐步过渡到“实时定价”。
       
        其次,对于炼油企业而言,在相应条件下灵活按照机制调整成品油价格,将更容易减少亏损。
       
        陈晴是这么理解“改进调价操作方式,提高机制运行透明度”的:“后期国家发改委将放开油价的调价权,一旦达到上调或下调的时间,企业可以自动调整油价。或是由权威机构来公布成品油的价格调整,使新定价机制逐渐走向市场化。”
       
        不过,陈晴认为,石油价格放开只是“放开油价”,绝对不是“放开油价管制”。
       
        鉴于石油消费的特殊地位和未来国际能源供应的不确定性,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不可能完全随国际油价波动,在特殊情况下国家还会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一定干预和管制。
       
        陈晴建议,在油价决定权转移到市场主体手中后,国家特别需要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积极影响、调节油价,对执行市场化的石油价格进行监督、指导,比如若国际油价超过130美元/桶之后,国家届时仍需要适当干预价格,少调整或是不调整成品油价格,以防油价过高对经济运行以及CPI造成大的不利影响。
       
        新机制难改“涨多跌少”格局
       
        对于这个问题,韩景媛认为新定价机制新在“及时”。由于依然未能改变以国际原油为定价参照的实质,因此未来油价的涨或者跌都还要“看原油脸色”行事。
       
        但是她说,如果缩短调价周期,将基本不会出现之前“原油跌,汽油涨”的局面。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居不下。2011年8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了美国,达到55.2%。这是继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连年打破历史纪录之后,首次超过美国的53.5%。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需要相应的措施陆续跟进,比如成品油税费改革。
       
        此前,媒体报道未来成品油价内税将改为价外税,征收环节将从企业转移至终端用户。这是将成品油税费征收环节和分配机制改革作为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修订的配套措施。“由此可见,能源税费改革正在逐步展开,很快成品油也将参与其中。”韩景媛说。
       
        有主营单位在研究报告中称,中国生产流通环节的税收占成品油终端价格的27%~30%,税收推高了油价。因而主营单位认为,在高油价或者经济严重放缓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适度降低税收水平以利于经济恢复。
       
        韩景媛认为,可以借鉴煤炭能源消费倒逼机制的经验,针对成品油市场的供需进行相应调节。
  • 文章关键词: 成品油调价机制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