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新型细菌提高异丁醇产率
新型细菌提高异丁醇产率
  • www.chemmade.com
  • 2012-12-28 10:28:17
  • 科学网
  •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张学礼研究员课题组通过构建组成型稳定生产异丁醇的工程菌,提高了异丁醇产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其异丁醇产量已接近理论最大值。相关研究日前在线发表于《代谢工程学》(Metabolic Engineering)杂志。该所博士研究生石爱琴为论文第一作者。
       
        据介绍,异丁醇是一种高品质的汽油替代燃料,与传统的乙醇燃料相比,具有很大优势:能量密度高,接近于汽油;亲水性低,能与汽油高比例混合;可以使用现有石油管道进行运输等。另外,异丁醇还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润滑油添加剂、表面涂料、黏合剂等复合溶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等,每年全球市场需求50万吨左右。
       
        近年来,多家科研机构利用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和Ehrlich途径,在大肠杆菌等模式生物中创建了异丁醇的生物合成途径。然而,这些工作都是使用诱导型启动子,导致生产菌株不稳定;另外,由于异丁醇合成途径需要使用NADP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还原态〉)作为还原力,而细胞在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力是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态〉)形式,这就存在还原力的供给类型与需求类型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影响了异丁醇的最终产率。
       
        为此,张学礼课题组基于组成型表达的人工调控元件,通过无痕基因表达调控技术,对异丁醇合成途径进行了精确调控,构建出组成型稳定生产异丁醇的工程菌。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使用人工调控元件对转氢酶基因pntAB和NAD激酶基因yfjB的表达进行组合调控,实现了NADH到NADPH的高效转化。
       
        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条件下,异丁醇产量提高了80%,产率提高了39%,接近理论最大值。好氧条件下,异丁醇产量提高了28%,产率提高了22%;发酵24小时可以生产10.8克/升异丁醇,产率为0.62摩尔/摩尔。
  • 文章关键词: 异丁醇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