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医药产业:提升质量走向更大更强
医药产业:提升质量走向更大更强
  • www.chemmade.com
  • 2012-12-27 09:05:57
  • 科技日报
  •     2012年暴发了一些药品安全事件,“毒胶囊”事件使一些药企陷入困境。不可否认,有些药企生产低质药品,甚至假药。但是,大部分中国的医药企业越来越重视药品质量。相当一部分中国优秀药品企业坚守原则,从源头抓起,严把药品质量关。扬子江药企董事长徐镜人告诉记者,要想把企业做成“百年老店”,必须坚持原则,在药品质量上坚决不放松。正是这些优秀的制药企业组成了中国制药工业的脊梁,带动了中国制药业的健康发展。
       
        2012年,中国的医药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恒瑞制药、绿叶制药、先声药业等一批中国药企正在探索创新发展道路。有的成立合资公司,向跨国药企取经,双方取长补短;有的做剂型创新,提高药品疗效;有的凭借独特优势自主研发,这些中国创新型药企走出了各自的成功之路,登上了中国制药工业最辉煌的舞台。
       
        2012年,中国上演了跨国企业本地化和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大戏。辉瑞与海正、默沙东和先声成立合资公司,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联姻,生出一个个“混血的孩子”。在研发进展越来越困难的今天,这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模式。跨国药企与中国公司合作,最重要的目的还是要在中国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因为跨国药企在技术、产品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国内的市场拓展、对中国政策的了解等方面却不如国内企业。而且,与国内企业合作生产、销售可以降低跨国药企的成本,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也可以学到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
       
        2012年,虽然面临跨国药企的巨大冲击,但是中国的制药企业在压力下迅速发展,中国的医药政策也促使中国制药企业改变小、散、乱的格局,向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明年中国将实施新版GMP,不能通过这道门槛的制药企业将被无情淘汰。因此,通过企业的合并与重组,不断增强竞争力,维护生存空间,谋求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医药产业的明显发展趋势。
  • 文章关键词: 毒胶囊事件医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