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新型煤化工未必就能“点石成金”
新型煤化工未必就能“点石成金”
  • www.chemmade.com
  • 2012-12-17 10:26:40
  • 中国化工报
  •     11月30日,全球性咨询公司——德勤有限公司发布《中国煤制烯烃行业——探寻煤化工的下一座金山》的市场分析报告。该报告称,自“十一五”规划起,煤制烯烃就被确立为中国优先发展的新型煤化工方向之一,而烯烃原料多样化的发展方针,则进一步促进了该行业的快速增长。但是,在追求业务机遇的同时,市场新进入的企业不应忽视诸如油价下跌、产能过剩和征收碳税等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我国新型煤化工领域总是热潮迭起。神华、大唐、国电、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纷纷现身该领域,争食万亿煤化工蛋糕。新型煤化工真的能够赚钱?答案并不确定。当前,煤制烯烃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饱受质疑。其实在新型煤化工领域中,备受质疑的又何止煤制烯烃这一个品种。
       
        煤制天然气项目最多。为确保项目成功,不少企业均拟采用国外技术和设备,这需支付高昂的专利许可费用与设备采购费用。而且煤制天然气项目大多远离天然气主要消费市场,再加上排碳问题,都是提高成本的重要因素。因为国际油价的波动,煤制油项目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
       
        其他方面,煤制异丁醇能耗高,能量利用效率低,且难以大规模生产。国内的煤制富勒烯还只是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工艺技术不成熟,假使技术成熟,市场用量也很小。煤制乙醇几种工艺路线的生产成本都在6000~7000元/吨,与目前的市场价格差不多,没有比价效应。
       
        新型煤化工项目投资大,容易拉动当地经济,各地政府为了稳增长追求政绩,对此趋之若鹜。因此,一些设计部门在项目推介中往往放大项目优点与市场需求,导致企业在项目前期风险评估时获得的信息不准备,影响了企业的正确判断。企业自身方面,在进行项目经济技术分析时,把“可以”看成“必然”。最典型的事例有煤制二甲醚。企业扎堆上该项目,都是看中了二甲醚可以替代柴油,却忽略油箱和加油系统的改造;煤制异丁醇同样是这样,有报道说异丁醇可以加入航空燃油中,但“可以”未必就代表“一定”,因为煤制异丁醇生产出来的产品即便达到了航空燃油标准,也未必能得到航空公司的认同。而且煤化工能否发展的制约因素不是有没有煤,而是有没有水,以水定发展。
       
        另外,还有一些国际因素也会将影响新型煤化工未来的市场空间。有专家发出警告,当油价处于高位运行时,煤化工的确具有成本优势,但如果油价下跌,煤化工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日前,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2015年美国将以压倒性的优势取代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并在2017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美国通过加大页岩气和新能源的开发力度,逐步减少对海外石油资源的过度依赖这是趋势,未来也将挤压新型煤化工发展空间。
       
        新型煤化工产业有助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调整优化,但当前能否大规模上马新型煤化工项目的仍须三思。企业应该算好经济账,避免未来煤化工走入进退维谷的死胡同。
  • 文章关键词: 煤化工煤制烯烃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