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球能源结构变迁将对中国基础化工产业带来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化工行业的原料及能源成本,各类产品的全球成本曲线迁移和区域竞争力分布等,并引发某些专产新工艺的投资热情。根据中金大宗、煤炭及油气组的相关结论,未来国际油价的大牛市将于3-5年内结束,中国煤炭价格受成本支撑进一步下跌空间不大,而北美以外地区的天然气价格将显著上涨。
中国尿素行业将受到冲击,但冲击程度将远小于市场预期。一方面是由于北美地区的尿素产能扩张受到环保政策限制,另一方面则因为中国尿素市场相对独立,出口量仅占产量的6%;尿素企业的盈利仍主要由国内市场价格决定,而后者则由国内无烟煤价支撑,预期与现价相比变化不大。
乙二醇行业所受冲击相对有限,煤制乙二醇发展空间巨大。全球乙二醇行业尚处紧平衡状态,同时中东、北美等地区新增产能有限。煤制乙二醇成本同样介于油、气之间,但相比煤制烯烃其成本优势更为明显。随着技术逐渐成熟、产品品质逐渐改良,煤制乙二醇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丹化科技、华鲁恒升等公司带来机遇。
PVC 行业所受冲击有限,但未来盈利难见改善。全球PVC行业供大于求,北美乙烯法PVC 成本降低将更多的表现为地区开工率提升,对中国PVC 行业冲击有限。
在全球能源结构变迁图景下,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重要性日益凸显。有序建设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促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已经作为“十二五”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新型煤化工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大发展,以中国化学、东华科技为代表的化工工程龙头公司将显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