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铜产业发展困难与机遇并存
我国铜产业发展困难与机遇并存
  • www.chemmade.com
  • 2012-11-30 10:39:22
  • 新华08网
  •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助理、五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焦健日前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亚洲铜业会议上指出,中国铜业产能过剩已开始出现并将更加明显,未来中国铜产业发展新机遇在于新兴市场的需求,新技术的使用和市场化、国际化的运作。
       
        焦健认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目前制造业的困难,使中国铜工业在快速发展期隐藏的问题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
       
        首先,是产能过剩、资源不足。在上一轮经济增长中,中国铜产业在国际分工中扮演了加工厂的角色,2011年铜冶炼能力已连续九年全球第一,铜材加工产能已超过全球一半。同时,新增产能正集中释放,据预计,2011至2013年,中国新增铜精炼产能每年将超过100万吨,产能过剩的趋势已开始出现并将更加明显。
       
        其次,是可持续发展要求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已不仅是口号,而是硬约束、甚至是红线。节能环保、生态安全是当前企业项目开发所必备的前提条件。
       
        第三,是海外资源开发成本高、经验不足。在过去五年里,虽然中国企业已控制超过5000万吨的境外铜资源,但真正形成的原料产能则不超过30万吨。
       
        第四,中国矿业公司相对规模小、资本实力弱、竞争力有差距。全球前15大铜业企业,还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资源掌控能力以及原料自给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焦健认为,尽管挑战前所未有,但中国铜产业发展仍孕育着新的机遇。
       
        首先,是新兴市场的需求,将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当前,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设正在深入推动,比如城市化方面,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也就意味着有超过2亿的人口走进城市,这将使铜金属需求在未来数年内保持旺盛。 2011年中国精铜需求占世界比重39.8%,预计2012年将占到41.3%。
       
        其次,是新技术的出现提高了资源开发的潜能。低品位、难采选矿山,以及城市矿山的开采将纳入商业开发的视野。
       
        第三,是中国企业市场化、国际化运作的进步。虽然起步较晚,但成长很快,动力很足。
       
  • 文章关键词: 金属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