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北美生物基材料市场将年增长10.7%
北美生物基材料市场将年增长10.7%
  • www.chemmade.com
  • 2012-10-16 14:23:43
  • 中国化工报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使用天然原材料来生产化学品和材料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受此趋势的影响,曾经摒弃了“牛奶涂料”、“动物血黏合剂”的建筑行业也开始重新关注生物基材料。美国著名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于2012年10月发表研究报告预计,北美建筑行业的生物再生化学品和材料市场将以年均10.7%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将达到117.5亿美元。
       
        生物再生材料是指用生物材料或天然矿物为原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典型的原材料可以是生物产品(如动物血、牛奶),再生农产品(如大豆油、亚麻籽油、大豆蛋白),林业产品(如木材、纤维素)或其他天然原材料。
       
        使用生物材料作为原材料并不是新兴概念,化工和材料行业长期以来都在使用生物或农产品为原材料进行生产。但是随着上世纪初合成树脂和化学品的出现,基于生物原材料的化学品和材料的地位逐渐下降。建筑行业也较为类似,诸如用牛奶制成的涂料,用动物血制成的黏合剂等产品也曾在20世纪初在建筑行业得到应用,但由于其产品性能不如合成材料,而逐渐淡出市场。
       
        建筑行业对于材料性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与传统材料相比,较差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物基材料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过去几年,生物基材料在技术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这使得产品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并有效提升了生物基材料在建筑行业的份额。但是,行业未来的发展依旧要依赖于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目前在建筑行业中,生物基材料主要包括四类:隔热材料、木塑复合材料、生物基建筑涂料、生物基黏合剂。2011年,北美建筑行业的生物再生化学品和材料市场规模达到57.7亿美元。其中隔热材料市场是最大、发展最成熟的细分市场,占45.5%的市场份额;喷涂聚氨酯泡沫是近十年唯一新推出的产品。木塑复合材料市场份额为41.4%,生物基建筑涂料占10.3%,生物基黏合剂仅占2.8%。未来市场主要的增长机会是处于发展初期的生物基建筑涂料和生物基黏合剂等。
       
        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近期发表的研究报告认为,未来北美建筑行业的生物再生化学品和材料市场的主要推动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经济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建筑行业中生物基材料市场的发展。这一点从北美绿色建筑的已建和计划项目数量上就可以得到印证。使用生物基材料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可持续性,这也是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第二,波动的原油价格激起了市场对发展生物基材料的巨大兴趣。为了避免原油价格波动对于建筑材料价格带来的不利影响,寻找一种价格和供给都相对稳定的可替代原材料就显得意义重大,而使用生物基作为原材料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案。
       
        第三,技术的进步不断改善生物基材料的性能,增加了生物基材料的市场机会。
       
        但其市场阻碍力也不容小觑。一是,不良的产品性能阻碍市场发展。以木塑复合材料为例,生物基材料通常被认为是质量较低的产品。而过去一些劣质产品的推出,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们的这一印象。因此,接下来任何质量低劣或者性能不佳产品的出现,都会进一步影响生物基材料的形象,从而阻碍生物基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是,价格比石油基产品高。由于许多生物基的化学原材料技术发展尚不成熟,需要相当大的技术投入,造成产品价格高。而建筑行业恰恰是一个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市场,较高的产品价格就成为了阻碍生物基材料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市场对于生物基材料的接受主要还是来自于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材料的需求。如果生物基材料的价格进一步升高,其市场渗透率将大幅降低。
       
        三是,建筑行业的增速放缓抑制了生物基材料的发展。因建筑业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下降,生物基材料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影响。
       
        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预测,由于消费者对于采用生物基材料意愿并不强烈,市场环境艰难,预计北美建筑行业中生物基材料市场上规模较小公司数量会持续下降,市场将由大公司主导。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建筑行业中的生物基材料的新兴市场机会将持续涌现。
  • 文章关键词: 生物基材料化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