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页岩气革命如何影响全球化工市场
页岩气革命如何影响全球化工市场
  • www.chemmade.com
  • 2012-09-14 10:14:24
  • 第一财经日报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页岩气不仅加强了北美上游化石能源的供应能力,而且改变了下游化工产业的原料格局。目前,北美以天然气乙烷为原料的乙烯项目已经具备了和中东抗衡的能力。天然气化工促使北美引领全球化工行业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和亚洲仍将是全球化工产品需求最旺盛的地区,但过去几年中国化工业投资热情高涨,产能相对过剩,中国化工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在此背景下,来自北美化工业的竞争是否会进一步挤压中国化工企业的生存空间?
       
        北美有天然气,但中国有煤。天然气提升了北美化工行业的竞争力,那煤化工在中国是否也会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还是农业大国,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高达2.2亿吨。生物质是否也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化工原料?生物化工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9月10日至12日,全球化工企业齐聚天津,参加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举办的2012年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化工原料多元化就是这次会议的热点议题之一。在此,《第一财经日报》作为战略合作媒体,为读者奉献全球化工领军人物对此问题的看法。
       
        IHS集团化工研究分析副总裁马克·埃拉莫
       
        未来化工行业需求和供应将多元化
       
        当前全球化工产品需求的增长比全球GDP的增长还要快1倍,尤其是在亚洲和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是化工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其巨大的人口规模会对化工行业的需求产生深刻的影响。
       
        未来化工行业的需求和供应都将多元化。在需求方面,亚太地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是非常高的,从1990年到2000年,基础石化产品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亚太地区。中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的化工产品进口仍在增加,这也就带动了亚太地区的供给。我们应继续在这些地方投资建厂,保证他们的需求。
       
        在供应方面,随着全球化工需求的大幅增长,物流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们必须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因此要保证供应的可持续性,这关系到行业能否健康发展。而要实现低成本的供应,就必须深入了解原料来源的变化。
       
        北美页岩气对化工行业最大的影响是原料成本降低。2002年到2003年,北美天然气价格和石油价格基本持平,当时许多人准备在中东投资,因为中东的石油相对便宜。但现在由于新技术的出现,美国天然气价格下降了,导致美国化工产业原料成本降低。
       
        未来北美化工行业的竞争力会增强,并迎来更多的投资。北美将成为除中东外另一个成本较低的化工生产区。页岩气的发展将给化工行业带来许多机会,这不仅会对北美化工生产商产生影响,还会让全球生产商受益。
       
        IHS集团剑桥能源中国总监周希舟
       
        上游产业增加化工原料供给
       
        能源行业是所有经济体里面资本投资强度最大的行业,不管是炼厂还是上游勘探工程,投资强度非常大。
       
        2003年全球能源行业上游支出在2000亿美元上下,到了去年,数字已经增加到7000亿美元,而在今年剑桥能源估计投资可以达到1万亿美元,这相当于韩国1年的国家GDP。
       
        这样投资增长趋势的直接结果就是上游发现的油气田数量和油气产量不断增加。如果我们在2003年对油气勘探进行投资,我们大概会在5到7年后看到一定的结果,最近几年的油气生产增长正是这个时间轴的显现,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北美非常规油气的涌现。
       
        非常规油气即将带来新一轮石油产量的大复兴。开采非常规气的技术应用到页岩油,或者是致密油的开采,已经对北美石油生产带来比较大的变化。我们对北美九处比较大的产区进行模拟显示,在10年后,美国致密油的产量将从现在的50万桶/天达到350万桶/天,而中国的全部石油产量也只有400万桶/天。
       
        由于能源投资的周期很长,而得益于之前15年不断增加的上游投资,预计在未来10年,油气价格会比较平缓或者有下滑的趋势。
       
        IHS集团化工咨询中国区总裁庞雄鹰
       
        北美化工将打压中国企业营运空间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钱兴坤
       
        中美页岩气差别很大
       
        页岩气技术的突破能让我们生产出更多的化工产品。页岩气如果能用作化学品的原料,就可以节省石油的消耗。页岩气的价格很低,但可以转变成一个价格很高的衍生品,我们可以考虑以化学品的形式来销售页岩气。在美国,目前页岩气价格非常低,基本上不赚钱,所以美国在试图将页岩气液化,以乙烷或丙烷的形式用于化工生产。
       
        2020年之后页岩气发展可能会有所变化,美国的天然气贸易可能会影响到亚洲,我们应关注外部市场的变化。美国天然气可能会以乙烷的形式成为化工产业的原料,这将影响到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的生产与贸易。未来我国石化产业的压力会上升,来自美国的竞争会加强。
       
        中国的页岩气资源量约为35万亿立方米,以海相为主,三大海相区域约占全国资源量的84%。目前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2010年在四川等地设立了产业示范区。今年4月,中国有页岩气钻井58口、水平井15口,中石油在西南油气田已获得日产14万立方米的高采气流。
       
        但中国和美国页岩气条件差别很大,中国页岩气的地质条件不如美国。中国页岩气所在地区大都是山地和丘陵,而美国都是大片的平地,这给工程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同时也对页岩气进入消费市场造成了很大障碍。
       
        中国页岩气开采的核心技术也不成熟,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的管网不如美国发达。在政策方面,美国对页岩气给予了大力支持,据称美国页岩气一开始30%的利润是来自政府的支持,而中国的政策还未推出。此外,美国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国家,而中国气价还受政府控制,现在价格虽然相对较低,但我认为现在的高气价才是抑制未来高气价的途径。
       
        神华煤制油化工部总经理梁仕普
       
        页岩气对中国能源需求杯水车薪
       
        中国传统煤化工产业整体布局较为分散,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产能过剩、开工率不高。
       
        天然气化工可能对煤化工形成巨大的挑战,但即使页岩气能在中国形成上百亿立方米的产能,对中国的能源需求而言还是杯水车薪。中国应加强环境、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立法与执行,使煤化工发展进入法制轨道。传统煤化工要加快整合与技术升级改造、完善环保设施、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煤制烯烃的商业运行表明,与石脑油裂解相比,聚烯烃产品具有较大成本优势,未来会有较大发展空间。这种成本优势是市场性的,神华煤制烯烃所使用的煤炭是从自己的上市公司中购买的,因此是市场价,甚至比当地的煤炭价格还偏高,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前8个月的利润还很好。煤制油的工业实践也证明,工厂可以稳定运行,并能实现盈利。
       
        当然中国煤化工行业也面临诸多问题,一是环境,二是水资源,三是技术,四是矿产资源。中国煤化工项目不能盲目冒进,不能为了GDP而上项目,要控制对环境的影响,要有大量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对矿产资源要有约束,要实行保护性开发。
       
        国家可以考虑在煤化工规划区内,按照既定的优选项目规则,批准两亿吨/年的煤制油项目,一方面可以给世界经济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世界各国对石油的敏感度,降低国际石油价格,从而降低石油进口国的运营成本,使国际政治格局从石油战争真正转向和平发展。煤制乙二醇、乙醇等其他煤化工技术尚在示范阶段,今年内有望实现商业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
       
        “十二五”中国煤化工的重点是升级示范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煤化工进入了一个井喷式的、以替代石油化工为主要方向的发展方式。2000年,中国的甲醇产能约为348万吨,而2011年的产能已经增加至4560万吨。进入“十二五”以后,内蒙古、新疆和陕西等地都制定了宏大的煤化工发展规划,主要涉及煤制油和煤制烯烃。
       
        中国煤化工之所以发展这么快,第一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第二是因为中国的自然条件,不缺煤;第三方面是因为国际油价长期高位的运行,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逐渐增加。
       
        经过二三十年的技术积累,中国煤化工已进入产业化阶段。煤化工项目具有资源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三大特点。煤化工对水资源要求比较高,每万吨的产品投资需要1个亿左右。目前煤化工出现了一点过热的情况,所以国家希望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提高门槛,加强管理,使煤化工走上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
       
        “十二五”期间,中国煤化工不会急于扩大规模,重点将放在升级和示范方面,通过示范掌握一批新技术,同时探索出煤化工的流程。今年国家能源局在总结“十一五”煤化工示范项目的成功经验上,发布了《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两个文件,对中国煤化工的布局和发展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划。例如,通过示范项目,希望能够掌握100万~180万吨煤间接优化的工业技术,还有180万吨级别的煤制甲醇和20万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技术。
       
        诺维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蔺继尚
       
        生物化工发展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通俗点说,生物质就是作物的秸秆。生物质能技术的发展、开发和利用,主要是考虑到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和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我们预计未来将出现低成本的生物质原料,所有石油化工产品都可以以生物质为原料来制备,这些产品将和石油化工产品形成竞争。
       
        目前全球可利用的生物质具有很大的潜力,约为9亿吨,其中中国主要作物是小麦、玉米和稻米,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约为2.2亿吨;美国的主要作物是大豆、小麦和玉米,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约为1.8亿吨;欧盟27个国家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大麦和玉米,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约为1.5亿吨;巴西的主要作物是甘蔗、大豆和玉米,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约为1.7亿吨;印度的主要作物是甘蔗、小麦和大米,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约1.1亿吨。
       
        而目前全球可以用作生物能源和进一步加工成生物化学品的生物质只占17.9%,因为不能把所有的秸秆都用作生产燃料、酒精和化工产品。秸秆还要用作还田、保护土壤。把废弃的秸秆用作生产化学品的原料,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进口原油的依赖。
       
        目前,生物质的研究和商业化生产主要集中在玉米领域,因为玉米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些,而稻米的挥发性比较大,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还有人以淀粉为原料生产汽油醇,取得了成功,但存在一个与人争粮的问题。
       
        石油化工发展已经上百年,其经济性和效率都已经处于非常高的水平。而生物化工才刚刚起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生物炼制和生物制品还没法和现在的石油化工直接竞争,但它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行业,希望政府在发展初期能给予一定的扶持和补贴。
       
        这个领域也需要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和投资,必须看到中国生物炼制的发展能带来农村发展的新机遇,与“十二五”规划中的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思路是高度吻合的,也是中国转变发展道路的重要机遇。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