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提能效莫轻视管理创新
www.chemmade.com
2012-09-13 10:02:31
中国化工制造网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作为工业部门中的第二大能耗行业,石化行业在“十二五”面临着更大的节能压力。为了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水平,在加强技术创新的同时,石化行业还应创新节能制度和管理模式,完善奖惩政策、园区和企业的管理制度,为节能降耗创造更大的空间。这是记者9月12日从在天津召开的2012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在出席石化大会座谈会时指出,提高能源效率关系到企业成本的降低、市场竞争优势的确立和长远的发展,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面对未来的竞争力——战略与创新”,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提高化工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
李寿生表示,提高能效是一个系统工程,除相关的技术创新外,管理制度创新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石化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的任务很重,需要全体企业,特别是能效落后的企业多作贡献。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完善,不仅要鼓励和保护能效利用先进企业,而且要督促落后企业提高能效水平。
“过去我们对节能降耗的严格要求,往往多数都落实在先进企业上,先进企业比落后企业压力大得多,甚至越先进越加码。实际上落后企业在数量上是多数,节能的潜力更大,通过制定能效奖惩政策,提高这些企业的能效水平更具现实效益和长远效益。”李寿生说。
尽管我国个别石化企业能效已经与跨国化企难分伯仲,但是整体上说,目前中国炼厂、乙烯装置及其他化学品生产装置的能耗还是比较高。对此,博斯公司管理咨询高级顾问潘滨认为,能耗不仅取决于工艺技术规模这些硬件,也与管理水平息息相关,运营管理水平和园区的综合协调管理水平是导致企业能效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
潘滨表示,我国很多企业在理念、组织和细节管理等方面还比较薄弱,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很多装置都引进了世界最新的技术、设备,硬件很好,但软件却不行,运营管理的水平还比较低。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化工园区的整体综合协调管理水平比欧洲还是有很大差距,不少园区整体的能源、原料的协调管理和园区本身的设计规划上都存在不足,造成了能耗上的差距。另一方面,我国多数化企自身的运营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在很多日常的细节,比如维修检测安排、原材料记录、成品运输储存等方面提高能效的空间还非常大。
“据行内专家推算,如果我们把欧洲最好的经验拿到中国来,在乙烯裂解、炼油装置或者其他化工装置上采用欧洲最好的设计以及最先进的园区和企业管理方式,粗略估计我国石化行业还有20%~30%的能效提高空间。由此可见,管理在提高化企能效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潘滨说。
记者了解到,除园区和企业管理水平之外,我国化工园区和企业在节能理念上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德国建立一个化工厂,企业的很多废料可以作为原料提供给其他企业使用,并获得一定的补贴。以蒸汽为例,在德国厂区,化工企业产生的多余水蒸气可以往管道中回注获得补贴,但是目前中国企业和园区还没有这个意识。”朗盛集团大中华区发展部总监安博睿表示,“这其实是一个很容易实现的模式,如果全行业都能重视这些提高能效的细节问题,把很多小的细节问题解决就可以获得很大的节能空间。”
作为我国烧碱行业的能效领跑者,近年来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提高能效方面取得的成绩引人关注。大沽化工副总工程师唐必勇在介绍企业节能经验时表示,除了加强自主创新、采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之外,公司对节能工作的重视和实施规范管理也是搞好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有专门的节能管理部门来做管理工作,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来推动节能工作的实施。一是经济考核的制度,我们专门有经济的考核,把能效指标分解到各个产品,对相关的生产单位都进行能效考核;二是成本网络管理,就是将能效指标分解到各个班组、各个工序去。通过对节能责任的落实和效果的考核,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这对于企业提高能效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必勇说。
大沽化工创新能效管理模式的做法,得到了专家的肯定。“要提高能效就是需要一些化企改变传统节能理念。企业如果对能效十分重视,并有完善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作为保证,领导和员工对节能的必要性就能形成共识并加以落实。这不需要太大的资金投入,却可以获得很大的节能回报。”潘滨说。
文章关键词: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