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009年经济运行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多年来,基础化工原料行业一直在化工行业生产中占据龙头地位,但近两年来这种格局正在发生改变。2009年,专用化学品行业以9633.2亿元的产值和16.8%的增速,跃居化工各子行业发展速度之首。为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专用化学品行业反而会跃上龙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高级分析师冯世良根据行业历年统计数据分析认为,专用化学品行业在化工行业生产中的比重快速增加,标志着化工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正朝着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方向迈进。
投资向重点行业倾斜
专用化学品行业去年产值跃居化工行业龙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年发展累积的结果。“十一五”初期,石化协会就制定了发展规划,把发展化工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工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针对机械、电子、汽车、建筑、信息、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状况,重点规划发展了汽车用化学品、建筑用化学品、电子和信息用化学品等功能材料等专用化学品。另外,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造纸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皮革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密封胶黏剂、生物化工等也是专用化学品。一些化工新材料如工程塑料、膜材料、纳米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需要的添加剂、助剂等也属于专用化学品。
从石化协会统计数据看,“十一五”的第一年行业对专用化学品的投资就开始启动,并在以后每一年都以高于全行业投资15%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06年,专用化学品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416亿元,比上年增长47.4%,高出化工行业(除炼油和天然气开采)平均增幅21个百分点;2008年,实际完成投资额973亿元,比上年增长48.8%,高于化工行业平均增幅14个百分点;2009年,实际完成投资额128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比上年增长32%,高于化工行业平均增幅8个百分点,信息化学品制造子行业投资增幅更是达到106%。
由于2006~2009年,专用化学品领域的投资一直没有放慢脚步,每年都以30%~60%的速度高速增长,使其产值、规模在化工各个子行业中达到了领先的水平,因此其生产总值总量得以在2009年超过其他行业而位居榜首。“十一五”期间,专用化学品行业的生产总值总量年均递增1个百分点以上,占全行业的比重由8%上升到2009年的12.7%。
回报率高项目受追捧
专用化学品行业的投资受到追捧,并不是因为其项目大、投资大,对地方GDP拉动作用大,而是因为其属于低碳经济的产品和产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消耗能源少、投入少、产销率高、效益高。一般说来,专用化学品项目的规模都比较小,从几十千克到10万吨左右,所以民营企业居多数。
从统计数据看,在2009年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专用化学品行业销售收入为8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全年产销率达到98%,比上年增长0.4个百分点。其中,2009年12月产销率达到100.7%,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
该行业的利润数据更是让人振奋。按2009年1~11月统计数据,专用化学品行业利润为5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居化工各子行业之首,其他子行业如三大合成材料利润231亿元、基础化学原料利润244亿元、化肥利润150亿元。
而同期化工行业利润为171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专用化学品行业占化工行业利润的30.6%。另外,专用化学品销售利润率为6.4%,人均利润4.64万元;而化工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97%,人均利润3.5万元。专用化学品行业资产利润率为8.8%,化工行业平均资产利润率为5.8%。这组数据说明专用化学品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调整产业结构打基础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专用化学品进口136.4亿美元,出口131亿美元,占化工行业的出口比例为16.6%,仅次于橡胶制品和有机化工原料位居第三位,成为化工行业主要出口产品之一。这说明我国专用化学品不仅基本满足了国内需求,还有相当一部分打入国际市场,尤其是在外需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
“十一五”期间,除了在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年,专用化学品行业工业总产值仍保持了16.8%的增幅,比化工行业9.7%的增幅高出7个百分点外,其他年份增幅均在20%~30%。专用化学品行业的产值2006年是4481.5亿元,到2009年上升到9633.2亿元,不到5年产值接近翻番,从全行业排名第三位上升到首位,这在化工行业是绝无仅有的。这也说明化工行业在调整结构方面付出了努力,也见到了实效,为行业扭转高端不足、低端过剩的局面,为未来“十二五”向低碳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