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5月原油期货电子盘报冲高至87.09美元/桶,创18个月以来的新高,有预测认为国际原油价格还将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我国完成了10万吨及其以上示范工程的煤制油企业近期纷纷表示,将加快百万吨级产业化建设,为国家能源安全“加油”。
3月底,随着山西晋煤集团天溪煤制油分公司10万吨煤基甲醇合成油的装置实现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我国煤基合成油又一项新工艺实现了产业化。至此,我国主要煤制油示范工程的能力分别达到: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108万吨、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公司21万吨、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16万吨、晋煤集团天溪煤制油分公司10万吨。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已经引起业内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3月中旬,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召开了潞安集团百万吨级煤基合成油产业化项目专家咨询会。会议认为,建设年产300万吨产业化项目,实现对有限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经济安全和发展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潞安集团已成功运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21万吨煤制油示范装置,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已具备实施产业化项目的条件。
潞安集团董事长任润厚表示,实施百万吨级煤基合成油产业化项目符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要求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是典型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项目,具有深远的意义。潞安公司将加快产业化进程:至2012年,完成第一个300万吨/年产业化工厂建设,单套生产能力达到40-60万吨/年;2012年-2015年,完成第二个300万吨/年产业化工厂建设;2015年-2020年,以潞安煤基合成油产业化技术为龙头,依托在新疆、内蒙古等地整合的煤炭资源,完成2-3个产业化基地建设,总产业化规模达到1500万吨,努力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中国煤基合成油示范基地、生产基地。
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指出,内蒙古直接液化项目建设总规模为年产油500余万吨,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由三条主生产线组成,包括煤液化、煤制氢、溶剂加氢、加氢改质、催化剂制备等14套主要生产装置,公司自备电站。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用煤970万吨,可生产各种油品320万吨。其中,首条生产线投资达123亿元,每年可转化350万吨煤,生产108万吨柴油、液化石油气、石脑油等产品。按照计划,神华集团还将在未来再建一期工程的另外两条生产线。除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外,神华集团还开展了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神华集团、宁夏煤业集团与南非沙索公司合作,计划投资300亿元在宁夏建设煤间接液化项目。沙索集团总经理李斯陶指出,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煤化工项目,将为之后更大规模的煤制油项目提供范例,并做好技术和人才储备。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这个令全球瞩目的年产400万吨油品的间接煤制油项目将在2016年年底建成投运。
伊泰集团董事长张双旺介绍,伊泰集团公司在建成年产16万吨的煤基合成油示范厂的基础上,将按照国家煤制油产业发展部署,联合国内外企业,到今年年底形成150万吨/年的煤基合成油生产规模。“十二五”期间,将在鄂尔多斯市境内再建设350万吨/年的煤基合成油加工厂,总规模达到500万吨/年,届时可就地转化原煤2500万吨。
晋煤集团董事长朱晓明日前指出,在实现长周期稳定连续生产后,晋煤集团将积极积累经验,为“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3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为我国能源替代战略的实施再做贡献。
另外,最近一条来自美国的讯息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即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宣布,将扩大对美国近海油气田的开发,以此确保美国近期能源安全,由此,持续了20多年的美国近海油气开采禁令将划上句号,美国能源战略正出现重大转折。这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的美国,其进口石油在国际获取的成本太高或其已经探明外部存量不足以满足其现实与未来战略的需求。山西丰喜华瑞煤化工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闫德鸿就此指出:“作为全球石油第二大进口国的中国,要高度关注这一变化,及早考虑我国的能源替代战略,加快煤制油大型产业化建设,加大对煤制油企业的支持力度,使各知名企业雄心勃勃的计划早日实现,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驾护航,并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