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下游企业开工不足 电石需求量大幅萎缩
下游企业开工不足 电石需求量大幅萎缩
  • www.chemmade.com
  • 2012-05-08 10:39:14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继传导给钢铁、建材和PVC行业后,今年引发了电石市场的“重感冒”。
       
        今年一季度,由于下游氯碱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电石需求量大幅萎缩,加剧了电石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打压价格持续下行。其中,西北地区电石出厂价一度探底至3150元(吨价,下同),西南地区最低跌破3350元。上述价位,低于大多数密闭炉企业的成本,击穿了所有内燃炉企业的价格底线,引发电石企业大面积减产停产。
       
        市场供求关系渐趋平衡,诱发了4月电石市场的反弹行情。到4月下旬,各地电石出厂价普遍较前期低点上涨300元以上。其中,西北地区电石出厂价最高攀升至3500元,华北地区抬高至3600元,西南地区摸高至3800元。然而,电石价格的上涨,刺激前期停产的企业纷纷恢复生产,供大于求的现象再度出现,电石价格在“五一”节后迅速回落,本轮反弹行情就此结束。
       
        “虽然与前期高点相比,电石价格已经下跌了50~100元,但远没有回调到位,后期仍将进一步下跌。”电石专家马占玉对电石后市一点也不乐观。
       
        他说,由于全国电石产能严重过剩,而下游PVC企业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短期内开工率低下的状况难以改变,后期电石需求难以持续放大。但经过4月份的上涨后,目前的电石价格足以使内燃炉企业也能实现盈亏平衡,大型密闭炉企业已经有一定盈利,上下游配套完善的煤—电—化一体化的电石企业获利丰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抓住时机,纷纷开足马力生产,增加电石市场供应和社会库存。但电石不比其他产品,若长期保存遭雨淋或受潮,就会引发起火爆炸等不安全事故。因此,一旦市场因供大于求打压价格下行时,企业又会不计成本地促销,加剧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加速价格下行。
       
        事实上,电石市场后期存在的隐患远不至这些。记者了解到,一季度市场行情低迷,导致陕西府谷、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等地电石企业大面积停产,已经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电网平衡,上述地方政府已经出台对电石用电0.01~0.02元/千瓦时不等的财政补贴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生产。其中,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电价补贴政策为期3个月,将持续到5月26日;陕西府谷县电价补贴政策持续时间更长。这些政策使电石成本降低了40~70元,助推上述地区电石企业开工率高达80%以上。这将进一步加剧全国电石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打压价格下行。
       
        “近两年大量上马的大型密闭电石炉集中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投产,将导致全国电石产能过剩率由目前的30%左右增大到50%以上,对电石后期走势将构成长期隐患。”中国电石工业协会理事长、内蒙古白雁湖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忧虑地说。
       
        张玉表示,在电石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一旦后市回暖,电石价格上涨到大多数企业成本线以上,就会引发此前停产的企业恢复生产,骤然增加市场供应,使价格下行。但他同时强调,由于全国物价总水平今年仍将高位运行,电价、运费、兰炭、白灰、人工、财务等费用有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和动力,将对电石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使电石价格难以深度回调。
       
        根据行业吨电石平均耗电3450千瓦时、耗白灰1.15吨、耗兰炭0.8吨,以及西部地区电价普遍高达0.43~0.48元/千瓦时、兰炭到厂价1020元以上、白灰到厂价400元以上推算,加上人工及管理费用,西部地区绝大多数企业的电石生产成本都已超过3300元,中部和东南地区电石企业成本更高。因此,预计西部地区电石出厂价后期将在3250~3600元波动,中部和西南地区电石出厂价将围绕3400~3800元盘整。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