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钢铁行业面临转型 中小型贸易商逐步退市
钢铁行业面临转型 中小型贸易商逐步退市
  • www.chemmade.com
  • 2012-04-12 09:15:38
  • 证券日报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据悉,中国五矿集团旗下五矿发展携手11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钢铁流通e联盟。“中国钢铁流通e联盟”的成立使“多、乱、差”的钢铁贸易行业到了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当前行业盈利困难,宏观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预计众多中小型贸易商将逐步退出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纳入统计的大中型钢企实现利润-5.4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8.25亿元,降幅达106.62%,亏损面达到42.5%。国内钢铁行业陷入了深红竞争的泥沼之中。由于整个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近两年,钢铁流通商的库存压力、资金压力乃至生存压力也在日益增大,2011年钢铁流通行业平均利润率不足1%;未来1-2年行业生存压力仍难以有效缓解。
       
        据了解,目前我国钢铁流通主要通过贸易商完成,贸易商经手的钢材量一直保持在60%左右。然而,我国钢铁贸易行业却存在着以下几个运行特点:一是多。贸易商众多,集中度低,对上游话语权轻。全国钢铁流通商约20万家,年经营钢材实物量超过1000万吨的仅有5家,而国内钢厂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有13家。和钢铁生产企业相比,贸易商在资源控制、定价话语权上处于弱势地位。二是乱。市场秩序混乱,对市场价格未起到正面引导作用。传统贸易商的盈利模式多以赚取买卖差价为主,而当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时候,贸易商往往对价格趋势起到加强作用,不但没有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反而使得市场价格波动加大。三是差。行业盈利能力差,由于盈利模式单一,一方面,贸易企业盈利波动大,另一方面,盈利能力低,靠量生存。同时,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低下,钢厂也不断延伸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贸易商的生存空间。近年来,金属材料批发业的总利润率在1%左右波动。
       
        “钢铁流通领域到了产业转型和变革的关键时期。”分析师认为,过去,钢铁贸易行业依托于钢铁行业的景气度变化,未来在量增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原材料和钢材的贸易增长空间也受到抑制。因此,转变以量为中心的盈利模式势在必行。在当前行业盈利困难,宏观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预计众多中小型贸易商将逐步退出市场。
       
        该分析师表示,在钢铁量增有限的情况下,提高运营效率是提升流通行业盈利的关键。而运营效率的提升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利用现代技术,尤其是电子商务,压缩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加强供应链建设,形成供应链服务能力。实际上,2010年4月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完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的意见》以及2011年12月发布的《“十二五”期间推进生产资料流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从以上政策指引上可以看出,结合电子商务手段进行供应链管理是钢材流通行业的发展发展趋势。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