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由于多空因素剧烈转换,沪胶走势冲高遇阻并回落,其中主力合约RU1205自2月6日至今1个多月的时间里,始终陷于27450~29580元(吨价,下同)反复震荡,而自3月14日至20日,该合约期价自29370元下跌至27735元,出现罕见的5连阴,累计跌幅达到5.57%。分析认为,沪胶后市寻求区域下限支撑作用的可能性将较大。
国内方面,云南产区遭遇数十年不遇严重干旱灾害,由此至少将导致云南产区未来开割延迟,对云南全年天然胶产量产生不利影响。云南天然胶产量占据国内天然胶产量的比例较高,因此云南天然胶生产受灾,将直接导致国内天然胶减产,继而加大国内对国际市场进口依赖程度,并加大国际市场消费需求,对国际天然胶市场价格走势则构成较强支撑作用。
国际方面,继中国国内全面进入停割期后,东南亚主产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赤道北端产胶区将陆续进入年中割胶淡季。天然胶主产国淡季产量显示,泰国、印尼月产降至15万吨,马来西亚、印度月产降至5万吨,而越南、中国月产降至不足1万吨,天然胶供应全面进入年中缩减时期,现价可能季节性上涨,将限制沪胶回调空间。
下游方面,今年年初以来,跨国轮胎企业上调北美地区轮胎价格,海外轮胎企业通过频频提价,消化轮胎成本上涨,并可能带动国内轮胎企业引发新一轮轮胎涨价。数据显示,今年全球汽车产量有望增长3%,中国销量增长8%,中长期汽车产量依然维持平稳增长态势,构成对天然胶消费需求的较强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