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能源市场价格屡屡攀升 安全形势严峻
我国能源市场价格屡屡攀升 安全形势严峻
  • www.chemmade.com
  • 2012-03-21 09:47:09
  • 科学时报
  •     中国化工制造网21日讯  “中国的石油需求一年需要增加一个大庆,而我们找不到这个大庆。”
       
        在3月18日举行的“以合促和的道与度”能源论坛上,中国石化办公厅副主任黄文生的形象比喻,让人感觉到中国能源安全形势的迫切和严峻。
       
        两天后的3月20日,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再次调整,全国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44元和0.51元。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是2009年7月以来最大的一次,调整后的93号汽油价格突破每升8元,创下历史新高。
       
        “简单的提高能源价格面临很多问题”,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何勇健在论坛上表示,一方面是通胀的压力,另一方面,老百姓对涨价并不太理解,认为涨价的机制不透明、不公开。
       
        导致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的主要因素是供需关系紧张。何勇健预计,到2040年,中国能源需求的增长势头才会有拐点,而那时的能源需求总量,“至少比现在翻一番”。
       
        实际上,我国的能源依存度快速增长,但能源储备应急规模严重不足,石油进口渠道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中东两个地区,当地政治动荡是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际能源市场的价格有四个溢价存在,一是金融资本形成了投资投机的溢价,二是国际局势的动荡形成了安全的溢价,三是美元持续贬值形成了货币的溢价,四是环境的溢价。”何勇健表示,这四个溢价导致了国际能源价格长期脱离供需基本面,在高位震荡。
       
        对此,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徐锭明则认为,现在,中国还有1.2亿人处于“能源贫困”,我国人均用电量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发展,发达国家也要改变生产方式”。
       
        而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世界石油峰值研究会专家委员Simon Snowden眼中,能源之所以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就是因为牵涉到经济。
       
        比如,“世界上很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都是需要消耗很多能源”,Simon Snowden认为,能源不仅仅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石油、天然气或者煤炭,实际上,世界各地的商品中都含有能源。
       
        目前,我国政府已将2012年的GDP增速从9%降到了7.5%。何勇健分析,经济放缓对于能源企业确实是利好,一方面是供给压力减少,企业可以做更多的技术革新;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能源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考虑。
       
        “经济放缓也意味着能源使用量将减少,包括生产和运输所消耗的能源同样将减少”,Simon Snowden分析,只有改革才能够帮助中国调整能源结构,更好地来应对现在的问题,尤其是生产效率问题。
       
        Simon Snowden说,能源价格对于企业的运营成本有很大影响,消除这种不稳定性需要改革能源结构。“当价格很低的时候,我们会浪费东西。如果把价格推上去,就会发现效率大大提高。短期来讲,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实际上将会提高生产效率。”
       
        除简单地通过市场价格来引导行为外,何勇健表示,欧美的经验也值得我国学习,可以引入他们先进的机制,比如绿色认购等。
       
        徐锭明最近与温州大学合作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有30%~40%的居民愿意付出相对高的价格来使用绿色能源。“这说明中国人的意识和素质都在提高,愿意为了和谐能源不断努力。”
       
        “能源价格的提高恐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何勇健说,如果中国进一步放开能源市场,达到所谓的成本加利润平衡的话,还有很大的问题,“除了老百姓接受程度、承受能力外,还有一个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因此需要渐进过程”。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