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民营石化企业占据半壁江山说明什么
民营石化企业占据半壁江山说明什么
  • www.chemmade.com
  • 2012-02-20 09:41:27
  • 经济日报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2011年,石化业中民营企业的表现颇为惹眼。来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表明,去年1至11月,石化类民营企业的总产值达到5.12万亿元,同比增长35.8%,占比达51%,历史上首次过半。数据进一步表明,与2006年相比,2011年非公经济在石化行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上升了15.8个百分点,公有经济占比则下降了16.4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比重每年平均提高3.15个百分点。
       
        数据的“一上一下”以及民营产值占比首次过半,让整个行业为之关注。
       
        近年来,民营企业进军石化行业的步伐明显加快,在产业链中不断地向上游延伸。过去并不具备先天优势的民营企业正渐渐成为聚酯和合成纤维领域的主力军,并正大规模地向精对苯二甲酸领域延伸。不仅如此,民营企业还在向乙烯、炼油、原油生产以及油品销售领域拓展,渐具能与国有石化企业同台竞争的实力。
       
        业内专家认为,数据表明的并不是简单的产值增长,而是行业发展的一大突破。2011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石油和化工企业占了32家,这些民营企业在经济规模、生产工艺、管理水平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几乎都能与国有企业并驾齐驱。
       
        其实,民营企业进军石化领域由来已久,但起初大多都处于石化产业的下游,如化纤、纺织等。那时的民营企业需要托关系、找门路向国有石化企业寻求原料,与大型国企不可同日而语,而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含量及设备水平较低等问题也是当时制约民营石化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
       
        近5年来,经历了规模的从小到大,产品从低档次、单品种发展为高档次、多品种,不少民营企业也由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化、智能化发展,由传统技术化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市场的有效把握,逐渐在并不具备先天优势的石化业中占得一席,如在化纤业,不少企业逐步由纺织向聚酯(PET)、精对苯二甲酸(PTA)等上游生产领域进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档次也迅速提高,已与国有石化企业形成了竞争局面。
       
        众所周知,石化行业中国有企业优势明显,不仅在于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还在于技术来源和资金支持。相比而言,民营石化企业虽然具有决策灵活快速、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人才、资金、管理、公用资源等方面的劣势。行业协会提供的资料也显示,“十二五”期间,民营石化企业的工业产值和利润都要力争占到全行业的50%。但总体来看,民营石化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名牌产品也不算多。围绕今后“市场国际化、产品经济化、执行正确化和管理规范化的产业集团”这一发展目标,融资是否顺利、科技创新能否坚持、结构调整是否到位,能否抓住机遇抢占高端市场,这些都将成为民营石化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影响因素。
       
        值得期待的是,“十二五”期间,行业将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仪器设备和专业服务的资源,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创新成果的保护,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这无疑将有助于民营石化企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机,有助于他们走向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