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不利情况,天脊集团不但成功消化了3亿元的上涨成本,而且实现了2011年营业收入超过2010年50%,利润总额翻一番的目标,是什么力量使天脊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在2011年实现了逆势上扬呢?
眼前的这套设备属天脊集团大型煤制合成氨增产节能改造项目。日前,这项技术成果获得了中国石化联合会2011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它使天脊集团不仅开创了国内外大型煤制合成氨一次性成功扩产50%的先例,而且使企业的装置能耗下降了23%。
天脊集团合成氨厂厂长丁明公:经过几年的努力,合成氨装置也顺利实现达产达标。
这样好的效益正是源于企业的科技创新,作为一家煤化工企业,天脊集团不仅获得过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且还先后获得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科技奉献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天脊集团,每年都有新的专利成果转化为生产力。2011年,面对不利的市场形势,天脊集团依托科技创新,从精细管理做起,坚持苦练内功、深挖内潜,向管理要效益、靠管理降成本。一年中,就从精细化管理中抠出近1个亿。
天脊集团董事长王光彪:主要是挖内潜,节能降耗,搞经济运行,在原来运行指标的情况下,跟全国国际上同行业进行对标,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进行目标分解。
除此以外,一年来,天脊集团孵化产品结构,合理调整化肥和化工、化肥各产品之间的生产比例,按照市场需求先后推出9个系列28个品种,有效改变了产品单一的格局,在销售淡季的2011年11月份,以4.33亿的成绩创下了单月回款的最好纪录。依靠科技、深挖内潜、延伸链条,这是天脊集团在2011年实现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的有效组合拳。在此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天脊集团将重点推进13万吨苯胺、25万吨硝酸铵钙两大转型项目的建设,使企业走上绿色、低碳、循环、高效、特色的新型煤化工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