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在1月底召开的冬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了全新研究报告《通向新一代乙醇经济》。报告指出,2030年之前,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新一代生物燃料及化学品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预计将为全球创造数百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能源供应安全性。
参与报告的诺维信首席执行官史蒂恩·斯嘉德(Steen Riisgaard)表示:“2030年之前,全球将迎来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新一代生物炼制产品行业的高速发展期。全球每年能够收获大量农作物秸秆,无需改变当前土地使用模式,也不会对食物链造成影响。其中约17.5%的农作物秸秆可作为先进生物燃料的生产原料。预计到2030年,生物燃料有望替代全球约一半的汽油需求量。”
该研究报告对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欧盟27国、印度、墨西哥和美国等全球八大农业生产基地的先进生物燃料推广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估,充分展示了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及化学品的潜力。预计到2050年,先进生物燃料可创造的经济收入将由目前的1万亿美元激增到4.4万亿美元,同时提供数百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分地区来看,先进生物燃料可为中国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约290万个,美国约140万个,巴西约100万个。同时,由于先进生物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比乙醇少80%,这期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55亿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可得以缓解。
史蒂恩·斯嘉德说:“这份最新的研究结果,让我们看到了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品所蕴含的收益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政策激励措施将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回报。”
据了解,随着农作物秸秆生物燃料生产技术日趋成熟稳定,全球第一家可商业化规模量产先进生物燃料的生产装置有望于年内投产。不仅如此,在未来几十年内,人们还可基于用同样的原料,生产塑料等更多类别的先进生物基产品,为发展以生物技术为基础、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的绿色经济铺平道路。
不过,虽然先进生物燃料前景乐观,但现阶段推广依然存在一定难度。报告指出,先进生物燃料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原料供应收集困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和设备成本高昂等方面。这需要国家政策制定者推出有力的激励措施,积极引导行业进行必要的投资,譬如发展先进生物燃料的长期强制措施、促进收集农作物秸秆的激励措施、投资者税收减免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