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液体氮肥节能减排肥效高 施用储运问题多
液体氮肥节能减排肥效高 施用储运问题多
  • www.chemmade.com
  • 2012-02-02 10:34:44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液体氮肥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中目前应用较广的是液氨。
       
        新年伊始,针对我国液体氮肥的发展和推广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伍宏业(曾担任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原化工部经济技术委员会常委及化肥组组长,并获得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以及有关业内人士。
        
        液体氮肥:节能减排肥效高
        
        伍宏业对液体氮肥的关注,缘于2010年12月22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我国粮食缺口很大,如果进口的粮食全部由国内供给的话,我国的耕地数量还要再增加6亿亩,而我国现有耕地数量只有18亿亩。显然,完全依靠增加耕地来增加粮食产量是不现实的。因此,化肥在保障和提高粮食产量上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的化肥产业尤其是氮肥产业能源消耗量非常高。去年发布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进展报告》列出的2010年氮肥行业能耗情况为:煤耗8534.5万吨,天然气消耗量111.3亿立方米,电力消耗量686亿千瓦时,占全国总消耗量的比重分别为2.6%、11.5%、1.6%。
        
        在这种情况下,氮肥在增产粮食和节能上出现了矛盾。如何让氮肥既增产又节能呢?伍宏业认为,要调和这个矛盾,有个好办法就是推广液体氮肥。比如采用液氨替代尿素、碳铵直接施肥,可以降低30%的能耗。液氨直接施肥,省掉了将氨转化成尿素以及尿素造粒的过程,可节省大量的能源。
       
        伍宏业向记者介绍说,早在1987年,我国就开始在新疆和北京开展液体氮肥施肥试点工作,到1993年,在北京累计液氨施肥80万亩,在新疆每年施肥量达到30万~50万亩。1993年,原化工部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曾经向国务院提交过《关于液氨直接施肥试点推广工作的几点意见》。报告提出,用液氨这种液体氮肥代替尿素、碳铵直接施肥技术成熟,相对于固体氮肥,采用液氨施肥的玉米、小麦可增产10%。
       
        另外,将液体氮肥直接作为肥料,可为富余氨的企业找到出路。据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生产技术处处长薛援介绍,目前我国以天然气为原料并采用蒸汽转化法工艺生产合成氨/尿素的企业,由于氨与二氧化碳不平衡,会产生大量的富余氨。一个年产30万吨的合成氨装置,每年的氨富余量为1.5万吨左右。据此估算,全国氮肥企业每年氨富余总量约20万吨。仅新疆地区就有3家企业有富余氨,其中泽普石油化工厂两套合成氨装置每天产生40吨液氨,由于泽普石油化工厂位于不发达地区,这部分液氨没有销路,只能以弛放气的形式白白放空。伍宏业指出,如果将这部分液氨用于肥料,按每亩施用30千克液氨计算,全国一年富余的氨就可供666.7万亩大面积田间施肥。这种方法既增加了氮肥的产量,又消除了氨弛放气的排放污染,还节约了资源。
       
        液体氮肥的另一个优势,是可以提高肥效,减少肥料流失和环境污染。研究表明,液氨是随机耕翻土施入土壤的,形成以喷氨孔为中心150毫米同心圆的施肥带,可迅速被土壤吸收固定,并活化土壤中的磷钾元素,植株的氮磷钾吸收量均高于固体氮肥,经测定氮利用率可提高5%。
       
        据伍宏业介绍,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均已采用液体氮肥。比如,美国的《化工经济手册》、《工艺评价研究规划》等资料显示,在过去的50多年里,美国的氮肥品种一直以液体氮肥为主,液体氮肥占氮肥总量的60%~65.63%。对此,伍宏业认为,这是一个十分明确的信号,即液体氮肥无论从肥效、节能、减少环境污染还是经济性能上考虑,均优于固体氮肥。最近十几年来,美国天然气涨价,合成氨和液体氮肥大量改由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中东及俄罗斯进口,尽管如此,液体氮肥在美国氮肥总量中的比重没有降低,进口的液体氮肥在港口就直接输入了管线。
        
        传统液氨:施用储运问题多
        
        据了解,液体氮肥主要分两大类,其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是液氨。所谓液氨,是指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的液态氨。这种液体氮肥去掉了普通氮肥浓缩、结晶的耗能过程。
       
        因此,液氨相比普通氮肥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化肥处处长李志坚告诉记者,现在的固体肥料实际上是先把化肥厂的溶液蒸发,蒸发后再造粒,做成固体后运到农民手上,农民再把它变回溶液施用到地里,比较耗能。而液氨把浓缩、结晶的过程去掉了,生产出来的原始肥料稍微浓缩一下就可变成需要的浓度。
       
        不过,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液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缺点和瓶颈。
       
        首先,对技术要求高。江苏省化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梁家骏告诉记者,液氨施肥在国外比较普遍,但在技术上要求高,不能施得太多,否则会把苗烧坏。液氨从厂里罐装到氨瓶再送到田地,然后再施到农作物上,这个过程对技术要求很高,有一个浓度控制的问题。此外,液氨压力很大,常压容器不能装,必须装到压力容器里。一般化肥厂有大的液氨储槽,还有专门的充装站,以及充装液氨的氨瓶,氨瓶再被送到各个地方,这才能保证液氨的使用安全。国外农用液氨输送是用管道,但国内目前的技术水平还达不到。
       
        因此,梁家骏认为我国目前不具备将液氨农用的技术条件,在管理上有很多问题。因为液氨虽能运输,但一般是做工业原料,其在工厂里是可控制的,比如工厂专门有一个装置,氨瓶接上去之后就可以用。若在大田里使用,设充装站成本会很高,现在农村达不到这个程度。目前液氨施肥要在我国大面积推广还有一段距离,因为国外是大农场,都是受控的,且施用液氨必须管道化,深入到各个地方,液氨通进去深到土壤里面。但目前我国还做不到。
       
        其次,存在安全隐患。“如果用液氨施肥,怎么运输、分装?液氨有毒,属于危化品,易燃易爆,没有危化品运输证的都不准运输,农民能有吗?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有大型农场,我们能做到吗?人家还可以进行一体化运输。如果国内企业要配备那么大的液体肥料储罐,消防部门、公安部门从环保安全的角度考虑会批吗?这样施肥成本太高,也太危险。此外,液氨用火车运输后怎么分装?火车站一般都没有分装设备,因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不允许建。中国不能进口合成氨也是这个道理。”江苏晋煤恒盛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殿富开门见山地说。
       
        黄殿富还表示:“目前液氨原料不存在供应问题,但后续问题很多,尤其是安全隐患太多。如何确保农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肯定不行。在我国,硝铵都不允许作为化肥生产和销售,因为它可以做炸药。液氨的危险程度比硝铵高得多,而且我国危化品的管理也是很严的。另外,农民怎么将液氨施到农作物中去?管道施肥用机械怎么作业?”
       
        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氮肥营销部经理方飞认为,直接用液氨施肥行不通,会把苗烧坏。此外,液氨有压力,有一定的危险性,农民在使用中的问题比较大。国内对危化品管制非常严,不会让到处建氨罐,因为这等于到处建“炸弹”。用氨水施肥在我国早已淘汰掉了,因此使用液氨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据薛援介绍,新疆石河子兵团曾于1987年投资建设了液氨施肥站,并派技术人员到美国考察学习。之后的四五年间,液氨施肥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应用得十分红火。但后来因运输、储存和使用存在安全风险,加上兵团体制改革,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及液氨价格上涨等因素,液氨施肥项目逐渐停了下来。
       
        最后,成本比较高。新疆金圣胡杨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湖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运输固体化肥比较成熟方便,而用罐车运输液体氮肥比较贵。“原来的播种机也好,追肥机也好,都是机械化的,如果施用液氨后就不需要这些东西了。另外,运输工具、液体肥料储存罐、大田里的毛管和支管都需要配套,成本也比较高。如果让农民承担设施建设费用,他们肯定有抵触情绪。就比如米饭已经吃得很习惯了,你非让他吃面条,说面条比米饭有营养,就需要引导和投入。使用液氨实际上只是有理论上的可行性,没有实质性的操作。要改变农民的施肥习惯、种植习惯、耕作习惯,困难比较多,光靠企业一家之力无法做好。”张湖彬如是说。
        
        无压氮溶液:未来大有可为
        
        在这种情况下,另外一种液体氮肥走向了前台。据李志坚介绍,除液氨外,在国外尤其是美国,另一种大量应用的液体氮肥是无压氮溶液(简称UAN溶液)。它是未经浓缩的尿素与硝铵混合制成的水溶液。相比液氨,UAN溶液具有其优越性。
       
        李志坚表示,作为液体氮肥的一种,UAN溶液的特点之一是不用将液体尿素蒸发造粒,因此耗能不多。UAN溶液可以较均匀地施入到土壤中,同时含有硝态氮、铵态氮及酰胺基氮。前两者能较快被作物吸收,酰胺基氮的肥效滞后一些,使其兼有速效肥及滞后肥的功效,且施肥均匀,故其肥效要比固体氮肥高,并可注入灌溉系统。此外,UAN溶液的储存使用较液氨方便。UAN溶液的pH值一般在7左右,加入0.2%硫代氰酸铵等作防腐剂,即可使用普通碳钢作储罐及管道。UAN溶液可以用火车的罐车运输,因为UAN溶液是常压的,安全性也好,这比液氨具有优势。另外,UAN溶液还可减少运输体积。国外生产的浓度较高的UAN-32(即含氮32%)产品的运输体积,要比普通尿素少近20%。
       
        据了解,国际上一些农业大国硝酸铵占氮肥总产量的比例为:俄罗斯39.7%,法国27.5%,巴西16.1%,美国12.6%。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却只有3.2%。单这一项,就使粮食生产受到巨大影响。而发展UAN液体氮肥,可将我国氮肥急需的硝铵溶解在无腐蚀性的溶液中,便于保存使用。美国目前已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建成与大型合成氨、尿素、硝铵厂配套的UAN溶液厂,规模为日产4300吨UAN-32,并向美国本土供货。其他国家如俄罗斯、阿根廷等国近年亦有大型的UAN溶液厂建成投产。从美国液体氮肥使用的情况看,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7年,该国液氨使用量占氮肥总量的比例从48.8%下降到29.3%;而UAN溶液的比例则从24.9%上升到34%。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UAN溶液的施用在我国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仅没有经过大规模田间试验,甚至连起码的研究试验都未开展。更谈不上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运输系统等的配套。”李志坚无奈地说。
       
        李志坚表示,要在我国推广UAN溶液,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障碍。一方面,目前国内化肥都是固体流通,即铁路运输,以袋装为主,如果要使用UAN溶液,必须有专门的罐车运输系统,这样运输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UAN溶液即使运到了农村也不能马上就用,得有专门的设施进行储存,还得跟灌溉系统相连。而国内这几年灌溉系统刚刚开始发展,很多地方都没有灌溉系统。
       
        对于UAN溶液,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国家没有花大力气推广。如果只让企业去做,一两个企业肯定没有积极性,推广还得要整个农化系统跟上。“中国现在的技术力量做这件事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农业部门要重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推广就很难了。”李志坚说。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