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2012年1月5日,中钢协在北京郊外的九华山庄召开会议,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均有官员出席,如何应对普氏以及由于普氏而酝酿的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成为会议议题之一。中钢协会长朱继民在会上希望中国钢铁企业不要参与铁矿石交易平台,而要把钢协推出铁矿石指数作为一个产品做起来。
神秘的普氏价格指数怎么引起中国钢铁行业如此的警惕?事实上,自从2010年,普氏指数被世界三大矿山选为铁矿石定价依据之后,质疑甚至指责三大矿与普氏指数“合力”推高矿价声音不绝于耳。
中钢协一位高层称,“金融机构将借助普氏迟早将铁矿石推向期货和各种衍生品市场,这个市场没有普氏所谓的独立发现价格体系,也没有所谓的客观透明,只有投机和炒作。”
普氏,因其作出的估价成为全球铁矿石定价基础而声名鹊起。它对石油的估价也成为国际各大石油市场的定价和交易基础。它不生产任何实物商品,却能够通过估价对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产生影响。
让中钢协“惧怕”的原因还不止于此,大规模金融力量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投资炒作才是根本。
普氏的定价权
普氏是全球领先的能源、石化和钢铁信息提供商,是评定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基准价格的重要机构。这些信息包括:碳排放、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钢铁、核能、石化和海运市场,影响了世界上150多个国家的能源企业。
从原油、成品油到铁矿石,再到新推出不久的氧化铝、焦煤等众多大宗商品,在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普氏对这些大宗商品的估价,都已经成为这些商品的交易基础。其分析师甚至称,即便是中国实行政府定价的成品油领域,普氏都是其价格形成基础。因为在现行的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所参考的几处国际交易市场,都是在用普氏的估价作为结算依据。
对普氏而言,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杨志鹏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消费国之一,在全球能源和商品市场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许多新的全球价格基准,如铁和氧化铝,实际上是以中国进口市场价格为基础的。中国对可靠信息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这种深入参与市场的能力有时候让中国的业内人士感到惊讶。原中钢集团副总裁、中联钢首席顾问周国成说,普氏能够很精确地掌握国内对铁矿石的需求节奏,它对铁矿石的估价好像也永远不会长时间低于中国国产铁矿石的成本价。
杨志鹏说,普氏的业务在全球能源市场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而且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到石化产品和金属等其他主要的大宗商品领域。他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普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它对相关大宗商品市场的深入了解,以及高度严密、透明的估价方法论。普氏估价流程在独立和诚信方面素享盛誉,这使普氏发布的许多价格成为了全球基准。
打通金融市场
据悉,中钢协以及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在国内开展建立铁矿石交易平台的可能性,这是有关部门为建立基于中国市场形成自己的铁矿石定价机制所做的探索。
在金融行业人士看来,中国参与到大宗商品的金融产品交易,是必须要学习的一步,因为金融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中银国际开始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所,已经开始部署相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