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燃料乙醇降低成本还需时日
燃料乙醇降低成本还需时日
  • www.chemmade.com
  • 2010-03-23 09:51:17
  •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近日召开的跨国公司中国论坛上,诺维信中国总裁柯铭宣布,该公司已经研制出新型酶制剂,可将生物燃料成本降至每加仑2美元。这是继2009年中粮、中国石化和诺维信三方共同签署发展纤维素乙醇技术合作协议以来获得的重大进展。
      
      据悉,我国曾计划2010年将非粮燃料乙醇使用量提高到200万吨,到2020年燃料乙醇用量扩大到1000万吨。目前,我国的燃料乙醇产能约为170万吨,其中约150万吨以谷物为原料,但这一发展方向因与粮食安全相冲突,因此进展缓慢。
      
      “非粮”之路遭遇尴尬
      
      为解决发展燃料乙醇“与民争粮”问题,2006年年底,国家发改委下达紧急通知,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的原料应坚持以非粮为主,重点支持木薯、甜高粱以及纤维资源等非粮原料产业发展。然而因各地气候、环境差异大等问题,我国非粮原料资源也很有限。
      
      2007年,作为生物燃料乙醇向“非粮”发展的转折点,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粮与中国石化合资在广西建设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装置,并配套相应的木薯原料种植基地。然而这一举措对当地以木薯为原料的淀粉加工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粮科学研究院武国庆表示,2009年我国燃料乙醇总量约为170万吨,仍然有80%的原料来自玉米,与美国玉米燃料乙醇一样,国内燃料乙醇企业也是通过政府补贴保持微利。尽管目前我国只有广东、广西等周边地区适合木薯种植,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适宜种植甜高粱,但资源量都有限。
      
      因此安徽丰原集团积极出走,到东南亚国家购买当地土地种植木薯来供给企业生产所需原料。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肖明松表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确是解决乙醇生产原料困境的途径之一,但需要承担比国内更大的风险,除了自然环境的风险以外,还涉及当地政府政策、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由于燃料乙醇价格随国际油价波动而波动,因此有专家测算,只有当原油价格上升到每桶80-90美元时,生物燃料乙醇才能迎来春天。“我国成品油价格是行政控制的,因此生物燃料乙醇一方面受到来自国国际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两面受挫,处境比较艰难。”武国庆表示。
      
      降低成本还需假以时日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乙醇出口国,巴西2009年燃料乙醇产量为1900万吨,正在觊觎中国的车用燃料市场。肖明松透露,近年来,巴西多次派代表团来华要求对我国出口燃料乙醇,但并没有获得政府部门认同,主要原因是进口乙醇会对国内刚刚形成的生产、管理、市场、产业政策以及财税补贴办法等造成巨大冲击。
      
      然而,就我国自身的燃料乙醇产业来讲,却和市场发展目标有所脱节。截至目前,国内5个燃料乙醇项目除河南天冠外,中粮已经以控股和参股形式掌握其中4个,成为该行业领跑者。
      
      但即便是中粮,目前每吨燃料乙醇的成本是5000-6000多元,仍然需要依赖国家补贴。据了解,现在国家发改委对燃料乙醇项目给予的是弹性补贴制,一般在1000-2000元之间。国际油价走高、原料价格走低时减少补贴;国际油价下跌、原料上涨时就增加补贴,以保证企业有盈利。
      
      武国庆表示,目前美国、巴西和中国都在加大力度研发第二代纤维素乙醇技术,这项技术近些年发展很快,在国外已经建设多套工业示范装置。此技术如果获得突破,中国有望在未来3-5年内实现生物质纤维燃料乙醇产业化。
      
      “目前最大的技术难题还在于酶的转化,要降低成本还需假以时日。”武国庆说。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