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氟化硼及其络盐产业链介绍
三氟化硼及其络盐行业的上游原料供应行业多为石化、矿产等大型开采、制造企业,有较强的产品定价权,但上游产能均相对过剩。其中乙腈是石化丙烯腈行业的副产品,丙烯腈下游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情况对乙腈的生产影响较大。
三氟化硼及其络盐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投资数百万元即可建立相应生产企业,目前国内可以生产目标产品的企业有50~60家,但有稳定销量的生产企业仅有十余家,有较大产量的企业(络合物产量>2000吨)仅有3~4家。该行业严重依赖下游市场大客户,同时上游原料价格的变化对其利润影响很大。
下游行业抗生素、石化、橡胶均为大型企业,如抗生素生产多为大型制药企业,其对原料质量要求高,新供应商有审核期,而且均会选择数家供应商同时供货。
目前国内有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生产商希望向下游延伸产业链,一方面是希望追求下游的高利润,另一方面也能保证现有企业产品的销量,而国内也有抗生素生产企业在培养新的三氟化硼络合物行业进入者,展开紧密的合作,以便制约企业现有合作的大型三氟化硼络合物供应商,以保证企业的议价能力和供货稳定性。
2.三氟化硼及其络盐市场竞争状况
2009年中国共有50~60家三氟化硼及其络盐生产企业,但年产量在100吨以上的企业不足15家,其它企业产量极少,甚至已转型为贸易商,年产量超过2000吨的企业仅为3~4家,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青州晨凯、吴江富华、抚顺博达、滨州兴业、格兰特医药等。
国内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生产企业集中于山东、江苏、辽宁三省,主要原因是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的生产、储存需要较为干燥的环境,南方潮湿地区的环境不利于该产品的生产,同时国内大型抗生素企业均集中于以上地区,这样便于运输和销售,但生产的集中也会导致竞争的激烈。该行业上游原料供应商、下游客户较少、企业规模较大、且均有较强的话语权,国内现有主要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生产企业已经与现有客户均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现有竞争格局很难打破。国内三氟化硼及其络合物生产行业目前开工率平均只有40~50%,产能供大于求,各企业均有较大的产量上升空间,未来国内仍将保持3~4家大型企业、10家左右的中型企业和几十家小型生产/贸易商的格局,小型企业数量会比目前有所减少;
3.三氟化硼气体及其络盐的消费
2009年中国三氟化硼及其络盐产品消费量约为2.5万吨,消费金额约为8.3亿元。受下游医药、塑料行业带动,2007-2009年中国三氟化硼及其络盐产品的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20%左右,预计未来3年消费量和消费金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5%左右。三氟化硼络合物主要用于医药行业(如抗生素)生产、石化行业(如碳五树脂)生产、胶粘剂行业(如万能胶)生产,另有橡胶等行业少量用途;
4.三氟化硼及其络盐细分产品发展
三氟化硼主要用于生产三氟化硼络合物,三氟化硼乙腈络合物是三氟化硼及其络盐产品中消费量最大的产品,其占到总体消费量的37%左右,主要用于国内抗生素第三代原料药-头孢曲松钠的生产。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主要用于抗生素第一代原料药头孢唑啉钠的生产。三氟化硼甲醇主要用于石化行业(如碳五树脂)使用。三氟化硼醋酸主要用于胶粘剂行业(如万能胶)使用。三氟化硼四氢呋喃主要用于医药行业使用,国内向日本、美国等国家出口量较大。近年来,国内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使用量大幅下降,已经基本退出国内抗生素生产领域,目前主要在橡胶生产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