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脱硝市场将启动 多家公司提前布局
脱硝市场将启动 多家公司提前布局
  • www.chemmade.com
  • 2011-09-22 09:10:32
  • 上海证券报
  •     在脱硫、除尘已形成一定规模之后,根据火电排污新标准,脱硝无疑将成为环保领域的下一个热点。
       
        记者注意到,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从2012年开始实施。其中,从2012年1月1日起,新建火电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要达到100毫克/立方米;从2014年7月1日起,除特殊机组排放量要求达到200毫克/立方米外,其余也均要求达到100毫克/立方米。
       
        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将让火电脱硝成为“十二五”大气污染物减排的重中之重,也将给脱硝市场带来巨大的机会。
        
        脱硝市场空间巨大
        
        影响我国大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二氧化碳等。由于“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将二氧化硫列入约束性指标,二氧化硫排放量出现了明显下降。截至“十一五”末,我国累计建成运行5.65亿千瓦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全国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
       
        “十二五”期间,我国把氮氧化物排放纳入约束性指标,脱硝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也将因此开启。
       
        “脱硝市场容量巨大,惟等政策东风。”申银万国在有关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现有的7亿千瓦火电机组中,脱硫装机容量占逾5亿千瓦,且在“十一五”规划出台后两年增速最快,2006年增速达200%。而截至今年3月,我国已投运火电厂脱硝项目容量仅有9688万千瓦,且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环保部预测,新标准实施后,到2015年,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8.17亿千瓦,共需脱硝投资1950亿元,2015年运行费用需612亿元/年。到2020年,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10.66亿千瓦,共需脱硝投资2328亿元,2020年需运行费用800亿元/年。
       
        分析人士指出,脱硝市场的潜力不仅体现在火电厂排放标准趋严上。在火电厂排放标准修订之后,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氮氧化物治理也将被提上日程,而这将使得脱硝市场大幅扩容。
        
        多家上市公司蓄势待发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发电结构,使得燃煤成为氮氧化物的最大来源,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7%来自煤炭燃烧,其中燃煤电厂是氮氧化物最大的分担者,这让火电脱硝成为首要任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火电厂应用的脱硝手段有三种,即低氮燃烧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低氮燃烧脱硝被称为前端脱硝,SCR和SNCR也称后端脱硝。
       
        综合券商报告来看,目前脱硝的主要技术路线是“低氮燃烧加上SCR”。申银万国的一份报告显示,低氮燃烧技术措施一直是应用最广泛的措施,即便为了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必须加装尾气净化装置,仍需采用它来降低净化装置进口处的氮氧化物浓度,以节省净化费用。自2003年《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出台后,一批新建火电机组大多采用了低氮燃烧技术。
       
        在后端脱硝中,SCR是目前世界上烟气脱硝效率最高、应用最多、最为成熟的技术。欧洲、日本90%以上火电厂烟气脱硝采用SCR,美国脱硝装置改造时也越来越多地采用SCR工艺。目前在我国,SCR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成为后端脱硝的主流。
       
        券商报告显示,A股上市公司中,进行炉内脱硝的低氮燃烧企业包括龙源技术、燃控技术等;进行后端烟气脱硝的企业主要是九龙电力、龙净环保等。龙源技术拥有等离子体低氮燃烧设备的核心技术;九龙电力旗下的远达环保在催化剂领域拥有领先技术;龙净环保则在SCR工艺领域与丹麦托普索公司进行了全面合作。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