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进口多晶硅价跌量增 太阳能市场堪忧
进口多晶硅价跌量增 太阳能市场堪忧
  • www.chemmade.com
  • 2010-03-18 09:23:06
  •     21世纪经济报道,3月17日,南京海关向本报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2月江苏口岸多晶硅进口大幅飙升。

        2010年1-2月,江苏口岸进口多晶硅1752吨,同比分别增长2.2倍和1.3倍;进口平均价格为48.2美元/千克,下跌30.7%。

        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南京海关分析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国外低价多晶硅的大量涌进,将严重冲击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的太阳能产业。2009年,江苏太阳能光伏产业占全国太阳能电池生产的70%。

        进口多晶硅价跌量增

        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江苏等东部沿海省市纷纷将太阳能产业定位主要战略性产业。太阳能产业的不断壮大,使得国内多晶硅的产量缺口进一步扩大,直接刺激多晶硅进口量增大。

        2009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为1.8万-2万吨,而需求在4万吨左右,约50%需要依赖进口;预计2010年我国多晶硅的产量将达2.5万-3万吨左右,仍将有40%-50%的多晶硅需求缺口。

        与此同时,由于进口多晶硅价格继续下滑。2010年2月份跌至47.4美元/千克,同比下降27.7%,环比下降3.1%,为2009年以来江苏口岸多晶硅月度进口均价最低水平。

        2010年1月,江苏口岸多晶硅进口923.8吨,创历史新高,2月份进口828吨,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但已连续3个月保持在800吨以上。从进口来源地看,从江苏口岸进口的多晶硅主要来自韩国、美国和欧盟。今年1-2月,上述三地出口到江苏的多晶硅占进口总量的94.5%,其中从韩国的进口量激增14.9倍,占40%。

        外资主导太阳能产业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但是,繁荣背后隐含着巨大危机。随着国内太阳能行业产能急剧扩大,这一行业自2009年已多次出现在限制产能过剩名单中。

        2009年,江苏省太阳能光伏出口54.9亿美元,同比下降15%,跌幅比高新技术产品平均跌幅深4.3个百分点,其中组件价格全年下跌幅度更是接近50%。在这一下跌的背后,2009年江苏主要太阳能企业的利润率仍保持较好水平,其中不少企业还计划在2010年扩大产能。

        “这主要还是人力资源的低成本以及政府的优惠奖励政策,维持一些企业赢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科院一位教授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一直没有掌握真正核心的多晶硅生产技术,我国多晶硅生产能耗和成本较高,成为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一道“硬伤”。

        另一方面,在多晶硅进口的背后,80%以上进口企业为外商投资企业。

        南京海关数据显示,1-2月江苏口岸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多晶硅1469.9吨,增长1.7倍,占多晶硅进口总量的83.9%。

        这表明,太阳能产业仍是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的“两头”在外型产业。

        圣睿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我国当前多晶硅行业大型企业的多晶硅生产成本约为35美元-50美元/千克,少数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高达70美元-80美元/千克,而国际七大厂商生产成本最低可以控制在15-20美元/千克。

        “国外企业的优势,会刺激国外产品快速大量进军国内市场。”上述人士表示。
     
        “一旦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海外7大集团集体降价,我国现有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将面临巨额亏损。”南京海关统计分析科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届时看似逐步成长起来的中国太阳能产业将面临“灭顶”之危。而破解多晶硅生产技术瓶颈、提高全行业技术水平,进而提高综合竞争力,已是国内多晶硅行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