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康菲渤海漏油事件 中海油扮演什么角色?
康菲渤海漏油事件 中海油扮演什么角色?
  • www.chemmade.com
  • 2011-09-01 09:16:13
  •     据国家海洋局介绍,此次发生泄露的有B、C两个平台,B平台早在6月4日已开始少量溢油,17日C平台发生小型井底事故,随即停止所有平台作业。油田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目前已使周围海域840平方公里的1类水质海水下降到了劣4类。事故发生原因或是蓬莱19-3油田通过注水和岩屑回注,增加了平台附近的地层压力,为流体连通地层提供了能量,导致了B平台海底溢油。康菲公司被认定为责任者,因此海洋部门只追究该公司的责任。

        这场由“微博漏油”揪出的中海油漏油事故,虽被公众密切关注一周有余,但究竟是何时发生的事故、事故产生的原因以及漏油带来的影响,直到5日国家海洋局召开发布会后,才逐渐明朗。

        然而,会上介绍的一些细节仍是耐人寻味。此前,公众曾普遍质疑中海油漏油事故信息披露不及时。会议透露,油指纹分析鉴定结果6月12日就已确定,溢油样品与蓬莱19-3B平台生产原油样品油指纹一致。那缘何12日已确定的信息,在通知环保、渔业等部门后,迟迟未向公众披露呢?“国内首次海底漏油、技术局限”等说法显然不能让公众满意,随后17日发生的C平台小型井底事故,更是让信息披露迟疑的雪球越滚越大。

        其次,就溢油面积的表述,短短几日内却大相径庭。据媒体报道,中海油回应海上漏油事件称泄漏范围仅200平米,这与国家海洋局披露的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时下周围海域840平方公里的1类水质海水下降到了劣4类,简直是天差地别。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超过历史背景值40.5倍,更让中海油“暂无不利影响报告”的说法不堪一驳。

        而最令公众费解的是,漏油事故发生至今中海油始终三缄其口,从未做出公开的表态。反而是国家海洋局作为主管单位,出现场、听汇报、调查取证,忙得不可开交。即便是发布会现场,也是国家海洋局独挑大梁,始终未见中海油相关领导的身影。事故情况报告中,更是没有中海油的相关字眼出现。作为主管单位,国家海洋局已经公开表态;作为作业者,康菲公司被打了板子;但作为项目拥有51%权益的中海油,是否就没有丝毫的责任呢?澄而不清,对于这场国内首次海底漏油事故,中海油的处子秀难打高分。作业者的20万罚金与获利者的置身事外对比,公众给予的只能是一声叹息。

        其实,健康安全环保(HSE)标准,一直是中海油企业社会责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海洋油气生产的最大隐患——溢油,中海油也并不陌生,其旗下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化运作具有二级溢油应急响应能力的公司。但在此次渤海海域漏油事故中,中海油在事故危机预防方面的做法着实让公众大跌眼镜,禁不住要问一句——中海油到底怎么了?

        赵传在歌中唱到“当别人误解我的时候,我总是沉默。”但在危机面前,沉默绝非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坦诚的态度、积极的沟通、实事求是的发布信息,才是企业处理危机得到公众支持的最优办法。数次的公共安全事件已经说明,瞒报的危害比事故本身更为严重。就漏油而言,中海油最好的做法是,该披露的披露,该问责的问责,危机面前不要再做“路人甲”。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