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石油化工厂环绕渤海 专家呼吁别变成“死海”
石油化工厂环绕渤海 专家呼吁别变成“死海”
  • www.chemmade.com
  • 2011-08-30 09:20:15
  • 东方早报
  •     从大连放眼整个号称“中国经济第三极”的环渤海经济区,石油化工产业确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石油、化工项目对当地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开始日益显现。 

     

    环绕渤海湾,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密布

        除了中石油近13个月来在大连连续发生的四起事故,今年6月,中海油旗下的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至今仍未完全封堵;7月12日,中海油绥中36-1油田也发生溢油事故。

        事实上,环渤海的辽宁、山东、天津等都将石油、化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如果未能在实现经济增长前景与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之间找到平衡,就贸然加大石油、化工在本已脆弱的渤海地区的经济比重,是值得商榷的。

        环渤海化工圈

        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对于拉动当地GDP、扩大财政收入确实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以广东茂名为例,如今该市的财源有三分之二由茂名石化供给,茂名石化的总经理兼任茂名市委常委。

        因此,扩大GDP增长无疑是石油化工产业密集布局大连乃至渤海经济圈的一大推动力。在2004年,时任大连市长的夏德仁告诉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会长谭竹洲,大连把石化工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而整个辽宁省同样也将石油化工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除大连石化外,辽宁还拥有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等原油加工能力在700万吨以上的炼油企业。

        此外,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山东省也强调石化对经济的意义。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将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工业领域,依托本土优势,打造新型石油化工、盐化工、轻纺、生态造纸等四大全国重要的特色工业基地。”

        除了山东之外,天津也强调将大力发展石油、化工行业。

        西方石化转到中国

        业内人士向早报记者表示,西方上马一个是石化项目需要漫长的论证过程,可是中国速度极快。大上特上必然会为未来的安全性埋下隐患。事实上,近年来不断有西方的大型石化项目向中国转移。

        仍以大连为例,今年8月8日,受台风“梅花”影响,大连福佳大化的PX项目附近五六百米长的防波堤有两段被海浪冲毁,距离两个对人体有毒的二甲苯(PX)储罐仅有50米左右。

        《大连日报》曾在2008年7月31日报道说,福佳大化所在的石化区域对大连未来发展有重要作用,包括PX、PTA、甲醇在内的三个项目,“总投资超百亿元,可实现年产值近300亿元。在大孤山半岛,大连石化产业终于实现了强壮‘腰身’的梦想,大连的石化产业后劲十足。”

        但在防波堤被冲毁后,大连已经决定搬迁福佳大化的PX项目。

        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渤海的生态现在已经不堪重负。著名海洋专家、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长王诗成今年7月告诉《齐鲁晚报》,有专家论证过,渤海的海水全部交换一遍需要30年,“渤海本身就是一个内海,再加上内部三个湾,湾中有湾,海水的自净能力更差。”

        一位环保人士告诉早报记者,在2007年之前,曾经有着一场关于渤海再不保护就将成为“死海”的讨论,不过后来基本失声。

        上述人士称,在一个生态环境如此脆弱的地方,大上特上石油、化工项目是否合适,值得商榷。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向早报记者表示,石油化工行业本来就讲究集聚效应。渤海本身就是中国重要的产油区,往北还有大庆油田,山东则有胜利油田,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外加俄罗斯输往中国的原油管道以及未来的天然气管道,环渤海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有天然的区位优势。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