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提高集中度是石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提高集中度是石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 www.chemmade.com
  • 2010-03-12 10:58:58
  • 中国经济网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上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戎光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是世界石化生产大国,但是集约化程度不高,石化企业布点不尽合理,这不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要求,应予以重视。对此,民族证券石化行业分析师齐秋实将从资本市场角度为我们解读。

        提高集中度是石化行业的发展趋势

        戎光道说,国家应通过政策杠杆,逐步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能耗物耗偏高、污染较为严重的小炼油、小乙烯。对那些没有资源、地域、技术优势,达不到经济规模,污染治理无法达标的石化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努力提高我国石化行业集中度。

        对提高石化行业的集中度问题,齐秋实表示,这是石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高产业集中度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合理调配资源。例如中石化镇海炼厂原油加工能力从1200万吨扩大到1600万吨以后,吨原油加工费用下降了20%。当前我国新建炼厂至少是千万吨级别的,而且大部分都处于沿海区域,以便于加工越来越多的进口原油。当前两大石油公司内部规模较小的炼厂一部分实行改扩建,另一部分难免要受到集团内部的统一调度。山东、广东地炼是小炼油的代表,08年的高油价已经把部分企业洗出,现有企业多有地方政府的支持,而且在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形势下,有一定规模的“小炼油”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建立相对独立的石化公共管网有难度

        戎光道建议,我国应建立相对独立的石化公共管网,改变以往由各大企业集团各自建设管网的局面,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政府在石化企业间架设互通公共管网,积极推进石化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努力实现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

        齐秋实称,通过政府建立公共输油管网是个好提议,但实施起来恐怕非常困难。首先原油在我国属于稀缺资源,自家的原油都难以满足需求时是不可能流入公用管道的,对于成品油管道来说,目前的管网布局是石油公司为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修建的,而且已经初具规模,再由政府出资建公网,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另外就算政府建成这些管网,未来的利润分配也有“扯不清”的嫌疑,除非国家再把企业的管网进行收购后统一调配。

        宏观经济转好石化行业将极大受益

        在我国,石化行业是典型的强周期,且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转好,石化行业整体上无疑也将受益于此。就大的子行业来说,随着原油价格的震荡盘升,上游勘探开发业务将会表现的最好;炼油还将受到政策性的影响,成品油价格调整能否跟得上原油价格非常重要,但至少不会出现亏损;多数产品价格看涨,但PE、PVC等石化产品还将受到产能过剩的负面影响。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