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亚洲聚碳酸酯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下行
亚洲聚碳酸酯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下行
  • www.chemmade.com
  • 2011-08-16 14:25:32
  • 中国石化新闻网
  •     业内人士表示,受市场需求疲软以及原料双酚A(BPA)价格大幅下挫的双重影响,今年剩余时间里亚洲聚碳酸酯(PC)价格或将持续下跌。据ICIS数据显示,亚洲PC现货价格自4月初以来已经下跌了200美元—300美元/吨,截止7月13日,亚洲市场通用级PC价格跌至2950美元—3050美元/吨(CIF香港),光学级PC价格跌至2900美元—2950美元/吨(CIF香港)。

        在主要的中国市场,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收紧货币信贷的措施已经对PC下游衍生物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现金流紧张,终端用户正被迫削减产量。据化工易贸称,2010年中国进口了96.9万吨PC,约占其110万吨消费量的88%。

        据地区一位贸易商称:“当前来自于中国的需求很疲软,近期不太可能走强。受人民币汇率表现强劲的影响,中国出口订单表现疲软。”

        供应商们当前唯一寄希望于9月份需求出现复苏,因为通常而言,届时来自于国外年底假日的订单将出现增加。不过这仅仅是供应商们的预期,考虑到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景气,这种预期可能会落空。

        据ICIS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亚洲BPA现货价格下挫300美元/吨,下挫幅度达到13%,截止7月15日亚洲BPA现货价格已跌至2000美元—2030美元/吨(CFR中国)。这已经进一步打消了PC买家们的购买念头,在市场熊势弥漫的情况下,普遍采取观望态度。

        东北亚地区的一位贸易商表示:“考虑到原料BPA价格下跌的影响,8月份亚洲PC价格将继续下行,下行态势甚至将持续到第四季度。”一位PC制造商称:“8月份亚洲PC市场价格下跌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原料成本下降,但赢利仍然面临压力。”

        市场人士表示,受供应放大以及价格竞争残酷的影响,今年上半年PC生产毛利已经大幅挤压,尤其是光学级PC。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亚洲市场BPA和PC的价格差已缩小至600美元—800美元/吨,这是不正常的,理想的状况应该在800美元/吨以上。

        下半年亚洲地区PC供应将出现增加,台化出光石化公司(FIPC)位于台湾麦寮的PC装置已经在7月份完全恢复生产,来自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位于朱拜耳的26万吨/年新建PC装置的新鲜船货也将流入亚洲市场。

        FIPC位于麦寮的三条PC生产线在5月12日因临近工厂发生火灾而被迫关闭。其中7.5万吨/年的3号生产线已经在7月12日恢复生产,1号和2号生产线预计在7月份恢复生产,这两条生产线每条的产能为6万吨/年。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