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有效预防“哈药事件”重演的关键在何处?
有效预防“哈药事件”重演的关键在何处?
  • www.chemmade.com
  • 2011-08-15 10:26:24
  • 经济参考报
  •   被曝光超标排放污染环境逾两月的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日前收到了省市两级环保部门开出的123万元罚单。黑龙江省环境监察局负责人称,将继续加强监管并希望公众共同监督,“绝不会一罚了之”。
      
      环保部门持续监管的表态固然令人欣慰,然而这起在居民区附近违规排放污染物、造成恶劣影响的“哈药事件”,更应引起对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制药、化工等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本来就极易引起周围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应在工厂选址、环保技术等方面格外谨慎。哈药集团制药总厂临近高校、医院和居民区,且位于哈尔滨的上风口。这些固然有历史原因,但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当下,这样的企业显然应受到严格约束,甚至考虑重新选址。
      
      “哈药事件”与刚刚发生溃坝事件并已将搬迁提上议程的大连福佳大化PX项目,再次给人们敲响了环保警钟。能否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评估企业生产对环境的风险并对风险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检验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程度,考验着执政为民的决心。
      
      “哈药事件”曝光后,当地加速了新厂区项目签约,并确保年内开工建设,从源头上预防污染。预计投资20亿元的一期工程,看似大大增加了企业成本,但通过采用新装备、新工艺的“产业转型和提档升级”,将达到目前老厂区无法实现的环保治理水平,企业形象和效益均会大幅提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一次实现政府、企业和居民群众多方共赢的难得机遇。
      
      行政处罚只是对违法行为的惩戒警示,群众更期待彻底转变落后的发展方式。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才能有效预防“哈药事件”重演。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