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油价需要趁早告别“现行定价机制”
油价需要趁早告别“现行定价机制”
  • www.chemmade.com
  • 2011-08-09 10:33:08
  • 红网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负责人8月8日说,最近一段时期,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下行,“但从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看,时点价格的短期下跌对平均价格影响有限,目前调价参考的三种原油平均价格仍高于4月7日国内成品油调价时价格水平,国内成品油价格暂不具备下调条件。”(新华网8月8日)
      
      不能不说,国家发改委“准确”地传递了是否调整油价的信息按照现行定价机制,当前的成品油价格“不跟跌”的理由的确很充分。但我们必须明白的是,假如是否调整油价的依据(即现行定价机制)本身就是落后、不合理的,那么,官方得出的“不跟跌”结论,还真的站得住脚吗?
      
      现有的成品油价格机制,非常简单粗糙,为“当国际市场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移动价格变化超过4%时,成品油价格可相应调整”。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一条文中几乎所有的关键词,都遭到了诟病。首先是“三地”,人们包括新华社都曾发出声音,要求把市场普遍关注的纽约原油期价纳入进去;其次是“22个工作日”,无论是业内还是老百姓都希望缩短,比较统一的呼吁是“10天”;再次是“4%”,人们要求这个数字更小一些;最后是“可相应调整”,这意味着即使条件完全达到后,油价依然是可以调也可以不调、可以早调也可以晚调、可以调多也可以调少,这显然需要作出修改。
      
      直观地说,现行定价机制的弊端非常明显。5月9日和7月2日,中石化在香港依据市场化定价,两次下调汽油价格,可内地4月7日上调价格后至今无一次下调。而就在前几天,国际油价大跌,国内成品油跟踪的迪拜、布伦特、辛塔三地原油变化率不仅不为负向,反而正向为2.62%,距离4%的涨价窗口仅一步之遥。事实上,现行定价机制已经给人这样的印象“跟涨不跟跌”、“涨快跌慢”、“涨多跌少”;而这样的定价机制也难免将居于高度垄断地位的“石化双雄”宠坏“调涨只争朝夕,调降反应迟钝”、“先民营企业而涨价、后民营企业而降价”、“一边是每日赚数亿元,一边是哭穷要补贴”。
      
      长久以来,人们都在呼吁修改成品油价格机制,可除了在原有条文“22个工作日”、“4%”之类的关键词上“打补丁”之外,人们似乎忽视了应该来一次彻底正本清源的改变。国家主管部门不能忘记,中石油、中石化等是国企,其高度垄断经营的油,地位就像社会每天都需要的水和电,那么,国家应该将“保本微利”作为成品油的首要定价原则在控制好油企所付出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微小的、固定的盈利比例锁定油价上下空间。这样,成品油零售价就会和国际油价基本“亦步亦趋”、不会再有太多的人为操作空间了。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