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秸秆“变”能源 打造千亿元生物质化工产业基地
秸秆“变”能源 打造千亿元生物质化工产业基地
  • www.chemmade.com
  • 2011-07-29 09:58:48
  • 新华网
  •   2011年4月,吉林省四平市辽河地区启动秸秆发电项目,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进行发电,计划建设规模为2×12MW生物质发电厂,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43亿元,利税1500万元。这是吉林省今年启动的秸秆发电的最新项目。
      
      2007年4月,白城庭峰3万吨/年玉米秸秆乙醇项目奠基,年消化玉米秸秆23万吨,可实现销售秸秆燃料乙醇3万吨;2009年9月,华能长春生物质热电厂项目建成投产,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发电燃料,年处理农作物秸秆可达20余万吨,能源利用效率接近90%;2010年9月,松原来禾化学有限公司“30万吨/年秸秆炼制工业产业化生产线”投产试车成功,利用玉米秸秆半纤维素发酵生产丁醇、丙酮、乙醇等,可应用于能源、塑料、材料、化工等行业……
      
      近年来,从田间地头走进现代工厂,从农民炉灶里的燃料到高科技产品的原料,大量的生物秸秆资源在吉林省开始变“废”为“宝”,一场“秸秆能源化”浪潮在吉林省生物质能开发产业中悄然兴起。
      
      吉林省工信厅厅长常明说,吉林玉米深加工产业优势明显,赖氨酸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以玉米为原料的丙酮、丁醇、多元醇以及秸秆、玉米芯等非粮生物质原料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到2010年,氨基酸等主要产品产量居全国领先地位,其中氨基酸70万吨,发酵酒精138.8万吨,居全国第一位。
      
      以长春大成集团为例,该集团通过秸秆制糖工艺生产的糖产品不但成本低,而且质量优。根据中试结果显示,生产1吨糖只需2.5吨玉米秸秆,玉米秸秆按每吨600元收购,2.5吨为1500元,加工制造费用2000元,秸秆糖的成本为每吨3500元,较玉米更具有成本优势。大成集团糖车间主任王立宇说,农民每生产1吨玉米,可同时增加秸秆收入960元。
      
      秸秆成为生产原料也给农民带来了惊喜。一家企业在长春建设的生物质热电厂每年需要处理农作物秸秆20余万吨,仅秸秆收购一项,每年就可为当地农民带来近5000万元的收入,并且秸秆燃烧后产生的底灰也将全部返还给农民作为肥料。
      
      尽管相关产业正在发展之中,但是秸秆整体利用率依然不高。据了解,目前作为产粮大区的东北三省秸秆利用率不足10%,大部分秸秆不是作为燃料,就是被牛羊吃掉或废弃。吉林省每年生产作物秸秆4000万吨,目前绝大多数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吉林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大力推进非粮原料替代,重点开发秸秆制糖、秸秆化工醇、秸秆丁醇等非粮生物化工技术,加快中试和产业化,实现非粮生物化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常明介绍说,吉林将进一步扩大赖氨酸生产规模,以赖氨酸为主的氨基酸要由现在的70万吨达到100万吨产能,保持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加强酒精下游产品的开发,加快非粮酒精的产业化进程,发酵酒精规模由现在的150万吨达到200万吨产能,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淀粉糖和秸秆糖由现在的220万吨达到400万吨产能;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生物质化工醇由现在的40万吨达到300万吨产能,打造以大成集团为主导的千亿元生物质化工产业基地。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